精准扶贫需要基层组织导航
发布时间:2015-12-10 23:08:25 新闻来源:本站编辑
基层党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是领导群众脱贫致富的核心力量,找准基层党组织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定位,成为精准扶贫能否实现“精准发力”的关键。担当起扶贫攻坚的“主引擎”,基层党组织须把握好“四个定位”。
坚持“扶贫先扶志”,成为坚定脱贫信心的“主心骨”。扶贫攻坚越是深入,思想扶贫越是重要。基层党组织要成为带领群众脱贫的“领头雁”,首先就要把战胜贫困的志气“扶起来”。一方面,要扶起“责任之志”,在扶贫上做清醒人、明白人,以共产党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拿出硬措施,立下“军令状”,知难不避难,迎难而上。另一方面,要扶起“群众之志”,深入宣传中央扶贫政策,既要让群众清楚每一项措施、搞懂每一个问题,更要让群众看到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与决心,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人心,彻底改变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凝聚起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确保“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成为联系帮扶群众的“主桥梁”。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三个桥梁”作用:成为机关干部“看真贫”的“桥梁”,引导扶贫部门和扶贫工作队员深入基层,了解掌握群众生活的真实情况,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成为联系党员群众“扶真贫”的“桥梁”,真实反映村情民意,不搞“人情扶贫”“关系扶贫”,精准帮扶困难群众;成为党委政府“真扶贫”的“桥梁”,充分发挥熟悉基层的优势,协助党委政府因人因地施策,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分类施扶,精准落实扶贫项目资金,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攻坚动力。
做到“不让一人掉队”,成为落实扶贫措施的“主推手”。如果说从中央到地方出台的各项扶贫政策是上面的“千条线”,那么基层党组织就是串联的“针”,只有“这根针”把“线”牵引好了,各项扶贫政策才能连得到基层,接得了地气。因此,要落实好扶贫政策,基层党组织要成为帮扶群众的“主推手”,以贫困群众为中心,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实行“一户一策”,有什么困难就解决什么困难,让扶贫政策惠及每一位群众;成为发动群众的“主推手”,把扶贫项目建设与推动群众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基层群众参与扶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引领群众的“主推手”,认真谋划脱贫思路,落实工作措施,不断推动扶贫政策向贫困户聚集、扶贫资金向贫困户聚焦、帮扶力量向贫困户聚合,真正成为团结带领群众贯彻扶贫政策方针、落实扶贫任务的战斗堡垒。
推动“输血”变“造血”,成为带领群众脱贫的“主力军”。带领贫困群众脱贫,仅靠送钱送物的“输血式”扶贫只能解一时之急,关键还是要增强贫困地区自身的“造血功能”。基层党组织能不能发挥好带领群众脱贫的“主力军”作用,是推动扶贫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的关键。必须要选准发展路子,立足土地想办法,立足资源想出路,广开渠道走特色路,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闯出一条因地制宜的致富路;必须要提升带动能力,既要努力学技术、搞项目,做带头致富的“先行者”,又要主动结对子、强帮扶,做帮助群众脱贫的“引领者”,形成人心思进、团结互助的浓厚氛围;必须要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延伸组织阵地,拓展服务功能,做到扶贫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真正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主心骨和领路人,使组织优势化为扶贫优势,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