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加强基层组织助推精准扶贫

定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牢固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理念,大力推进扶贫堡垒、扶贫骨干、扶贫先锋三大建设,健全服务和责任两大机制,确保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双促进、双提升。

坚持抓班子不动摇,建强精准扶贫战斗堡垒。围绕建设扶贫攻坚一线“指挥部”,不断完善市县党委统筹抓、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具体抓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深化协会和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和致富能人聚在产业链,产销农民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建设,采取“党组织+”模式,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344个,村村联建党组织86个,升格村党总支131个,形成了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为支撑的“一核多元”组织体系。进一步深化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1450个机关党支部与869个贫困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推进精准扶贫与双联行动深度融合。

坚持抓书记不松劲,建强精准扶贫骨干队伍。实施“能人引领”工程,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干部8000多名,吸纳1800多名致富能人进入村班子,将186名非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全部调整到贫困村,选派85名乡镇干部担任村支部书记、21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正职。落实“逢提必下”机制,选派2500多名优秀年轻和后备干部,为869个贫困村组建了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任第一书记,工作与原单位脱钩,每月驻村20天以上,960个非贫困村也以乡镇为主选派了帮扶工作队;选派1007名科技特派员和2959名农口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为每个贫困村组建了1个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推进“能力素质”提升,市委组织部在天津举办对口帮扶示范培训班1期、培训村支部书记100人,甘农大举办科技特派员培训班3期、培训150人,在市委党校举办第一书记、扶贫站长培训班7期、培训988人,各县区也对帮扶队员和村干部进行了集中轮训。组织开展“双十争先”活动,每年表彰评选“十大优秀扶贫支部书记”和“十大优秀扶贫队长”,引导大家以高度政治自觉和满腔热情投入精准扶贫。

坚持抓党员不放松,建强精准扶贫攻坚先锋。深入开展“学习时代楷模、争创六个先锋”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向时代楷模柴生芳学习,争创优质服务、为民富民、改革创业的先锋。大力实施“能人入党”工程,注重从青年农民、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目前农村致富能人党员占62%,入党积极分子中致富能人占80%以上。深入实施“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每年利用冬闲时间开展以讲政策理论、讲实用技术、讲法律法规,送医药、送文化、送科技为主要内容的“三讲三送”活动,组织开展分层分类培训、菜单式培训和产业基地示范培训,狠抓农村党员经常性教育,有效提升致富带富能力。深化拓展“双培双带”工程,大力推行党员能人组团带动型、党员责任区帮带型、党员先行承包带动型等扶贫模式,建立党群共富示范基地430个,培育党员致富示范户5600多户。

坚持健全服务机制不懈怠,提升精准扶贫便民水平。全面推行乡村干部“驻村联户、民事代办”服务机制,建立规范便捷的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今年多渠道筹资8100多万元,新建和改扩建村级阵地342个,并整合村卫生室、文化室、金融网点、电商扶贫等各类资源,把村级阵地建成了集党务、村务、医务、商务、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建立网格化服务制度,为每名乡村干部确定不少于20户的联系户,村级阵地24小时轮流值班,面对面、零距离开展便民服务,做到了联系群众“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扶贫政策、措施、信息“三到户”,矛盾调解和事项办理“不出村”。全市推行的乡镇干部“驻村代办、强基为民”工程被评为全国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法优秀案例和第三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坚持强化责任机制不手软,确保脱贫攻坚任务落实。着力靠实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和抓精准扶贫第一责任人职责,各级党委层层签订党建责任书,市委与各县区委、市直20个承担精准扶贫任务的部门签订精准扶贫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并建立了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三个清单”和定期议党、专题议党、分级约谈、调研督查、包点包抓、考核问责“六项制度”。今年市委常委会先后7次专题研究基层党建,逐一对照浙江经验提出63条整改措施,制定出台《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意见》。市委主要领导针对履行党建和扶贫第一责任、推进党建、扶贫等重点任务,先后两次对市委常委和66个市直部门党组书记、7个县区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先后开展5轮督查调研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修订完善《基层党建考核实施细则》,制定《精准扶贫业绩考核评价意见》等“1+5”考评办法,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直接挂钩。今年,对精准扶贫中表现优秀的19名乡镇领导和6名帮扶队长提拔使用,对作风不扎实、效果不明显的148名乡镇干部进行诫勉谈话或组织调整。

 

来源:定西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