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带领群众致富的好书记

他扎根基层数十载,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办,得到了村民们的交手称赞,被评为市、区十大优秀支部书记,并作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授奖者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受到了中组部的表彰奖励。他就是安定区香泉镇陈家屲村党总支部书记马俊。

能人进了党支部

脱贫攻坚,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更是贫困山区致富奔小康的重大机遇。

陈家屲村是浅山区村,也是一个回汉杂居村,基础条件差、产业发展慢是落后的主要原因。

对于我们村来说,11个社404户农户就是一列行驶在脱贫致富路上的火车,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和致富能人就是车头,要使这列火车跑的快,关键是要靠我们在座的各位。在陈家屲村村委会会议室,村党总支书记马俊正在召开党总支会议。会场气氛浓烈,言之切切,大家纷纷发言,共同商讨村里脱贫攻坚的发展大计。

只有把那些有本领、靠得住、群众信得过的人选拔到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干部岗位上来,才能切实帮助群众搞好产业发展,实现村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马俊这样说,也这样做。

37名党员加入协会,22名种养大户成为中共党员,2名致富能人任党组织书记……村党总支部把培养选拔致富能力强、懂技术的党员吸纳到村两委班子当中,有效地实现了致富能手和党员之间的双向培养。

在此基础上,他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深入农家炕头、田间地头帮助贫困户查病根、想办法,对症下药开方子。针对贫困户不同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逐户制定帮扶措施41条。组织班子成员、驻村帮扶队员、党员能人每人帮扶一户贫困户。

基础条件大提升

从香泉镇镇区到陈家屲村,一条5公里长的水泥路蜿蜒着向前延伸,路两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来来往往的小汽车、农用车、摩托车穿梭而过。

这条路修得质量非常好,老百姓都高兴、都满意,现在我们卖个洋芋,贩个牛羊啊啥的很方便。陈家屲村村民高兴地说。

过去,在交通上,路不通;在吃水上,水不通;在用电上,没电用;在住房上,房不成。为挖掉,马俊先后争取到资金152万元,硬化水泥路1.4公里、砂化路16.5公里;结合国家引洮工程的实施,积极争取补助资金45万元,动员群众接通自来水359户;为改变电压不足的现状,他向镇上申请,争取到项目资金124万元,改造农电104户;为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向上级争取到危旧房改造资金105万元,81户群众住上了安全房。

富民产业促增收

俗话说汉汉有钱盖新房,回回有钱养牛羊。马俊和村干部、党员带头改圈舍、引良种、学技术、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家家户户搞养殖,全村现有5头以上的养牛户156,牛存栏1560,户均3头;10只以上的养羊户270,羊存栏5400,户均17,养殖户户均收入8000元。为拓宽大家的收入渠道,他还组织村民发展旱作高效农业,搞耕地连片集约化种植,种植马铃薯1560亩、玉米5600亩;动员贫困户购置各类农机具25,组建农机服务队,实行机械化耕作,使种植户户均收入达到6000元;多次邀请专家来村上搞培训,向外输出拉面师、清真面点师等有技术的年轻人260,打工户户均收入1万多元,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便民服务解困难

基础条件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服务也得跟上去。精准扶贫开始后,马俊积极与双联单位衔接,筹资12万元,在村址上配套建成了便民服务室、党员活动室、综合文化活动室和金融服务网点,现在三马子办证、取钱、交电费等再不用往镇上、区上跑了。他经常和干部上门宣传扶贫政策、代办事情、化解矛盾、落实帮扶措施,并先后为10户贫困户每户协调精准扶贫自贷专项贷款5万元;为19户互助协会会员贷款95万元,用于发展养羊、购买农资农具等。群众都说这样的泥腿子干部真实在。

来源:定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