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六个抓实”全面推进基层党建任务落实
发布时间:2017-04-28 20:09:32 新闻来源:本站编辑
安定区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突出抓实六项工作,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实现抓党建与抓脱贫双促进双提升,为全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按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是抓实理论学习强素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各党组织结合“三会一课”和党员固定活动日等制度落实,制定学习计划,采取个人自学、领导领学、电教看学、一线践学、上门送学、微信互学等“六学”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持续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准则》《条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中央和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持续推进理论武装,深化学习教育效果,为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打牢思想基础。
二是抓实队伍建设促引领。结合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不断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队伍,深入实施“能人引领”工程,按照“一好双强”标准,大力开展产业能人进村班子工作。建强基层党员队伍,深化“双培双带”工程,全面推行“党员能人组团带动型”“党员责任区帮带型”“党员先行承包带动型”等扶贫模式,培育创建一批党员创业致富示范基地和扶贫帮困示范标兵。采取“1+1”或“1+x”形式,组织先富党员、技能党员与困难党员群众结对帮扶,帮助困难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脱贫致富。实施人才培训项目,依托定西理工中专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和农村实用人才“田间培训”学校,加大党员群众培训力度,为贫困村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三是抓实党组织建设夯基础。着眼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整合资源,健全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村级党组织服务水平。对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以下和服务功能不齐全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力争实现全面消除,对建筑面积300平米以下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全部进行新建或改造提升,全力打造集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体娱乐为一体的“五务合一”综合服务中心,计划新建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0个、改建扩建23个,为抓党建促脱贫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深化“三链”建设,采取“党组织+”模式,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电子商务新型经营主体上建立党组织,带动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作用进一步凸显。健全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制,采取强村带弱村、中心村辐射周边村、村企联建、村社联建方式,推动强村优势资源向弱村流动,实现强村与弱村发展对接、共同致富。
四是抓实示范整顿争先锋。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核心任务,按照“六个有”标准,在巩固提升已创建党建示范点的基础上,全区各领域创建54个党建示范点,按照致富型、服务型、满意型、党员先锋作用发挥型等创建类型,明确创建目标、丰富创建内容、细化创建措施,打造一批代表性强的示范点和特色鲜明的示范带,形成以点连线、以线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坚持以选优配强党组织班子为核心,以引领脱贫攻坚为关键,以整体提升实现晋位升级为目标,对今年各领域确定的51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提升,根据整顿对象实际情况,逐一登记造册,建立整改落实台帐,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顿一个、见效一个、巩固一个,使突出问题得到明显解决,有效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抓严纪律作风整顿,在各级党组织中集中开展“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三查三治”“明查暗访督查年”等主题活动,从严整顿干部纪律作风,促使广大党员主动争做五型党员干部,争当五个脱贫先锋。
五是抓实帮扶举措助脱贫。结合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实行驻村帮扶工作队和乡村干部吃住在村、工作在村、服务在村,为每名干部确定不少于20户的联系户,广泛开展“四必到、四必访”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发展和上学、看病、养老、住房等困难问题。健全乡村干部驻村值班、民事代办等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制度,做到扶贫政策、措施、信息“三到户”。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做到矛盾调解和事项办理“不出村”,全面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贫困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135名,队员412名,推动扶贫攻坚任务落实、协调扶贫项目支持、帮助建强村级党组织等,确保帮扶队选得准、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严格落实“四个一”制度,建立有效管用、执行有力的日常管理机制,确保驻村时间得到落实。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跟踪督查等方式,及时通报发现的问题,并纳入考核奖惩。加大正向激励,全覆盖培训135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推动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作用。
六是抓实立足岗位优服务。在农村党组织实施“一岗一责一带动”,推行党员能人组团带动、党员责任区帮带、党员先行承包带动等工作模式,引导广大党员按照合格党员标尺树好新时期党员形象,强化自我约束,激发创先争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机关党组织实施“一岗一责一联系”,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从严落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根据在职党员特点和社区居民需求,量身设置服务岗位,提升服务质量。在社区党组织推行城市大党建理念,完善联建共建机制,全面推行“民情流水线”工程、社区“网格化”管理、“双报到”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社区党组织建设和社区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实施“一岗一责一争优”,落实党员挂牌上岗、亮明身份制度。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实施“一岗一责一联创”,开展以党员责任岗、示范岗、先锋岗为主要内容的“三岗联创”活动。在医院、学校实施“一岗一责一引领”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切实增强党的意识,自觉爱党护党为党,敬业修德,奉献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