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四个抓牢”精准发力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运行
发布时间:2017-09-13 15:08:24 新闻来源:本站编辑
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安定区瞄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号工程”,着眼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干部队伍,逐步完善选育、管理、服务等机制,确保驻村帮扶工作队真正“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有力促进全区脱贫攻坚步伐。
一、抓牢精准选育这个基础,着力配强帮扶力量。积极与省市帮扶单位衔接,整合到村任职干部、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乡镇包村干部等力量,为全区135个贫困村全覆盖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选派帮扶干部509名,其中驻村帮扶队长(第一书记)135名、副队长133名、队员241名。按照“总量不少、标准不降”的要求,先后5次对确实不适宜驻村的124名帮扶队成员进行调整,真正把政治素质好、组织协调能力强、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干部选派到脱贫攻坚一线。同时,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围绕精准扶贫政策、惠农政策、农村实用技术等政策理论,采取集中培训与定向培训相结合、结对帮带与交流研讨相结合、互联网与驻村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对帮扶队长集中轮训5期675人(次),对帮扶队员培训114期2544人(次),不断提升驻村帮扶队政策水平和履职能力。
二、抓牢日常管理这个关键,着力压实驻村责任。先后制定《定西市安定区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考核办法》、《定西市安定区驻村帮扶工作队督查问责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区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的意见》等办法,按照“每月至少督查1次、每次督查不少于100人”要求,采取定期检查、电话抽查、跟踪督查等方式,先后开展督查11次,对督查发现问题的19名乡镇党委书记、11名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32名帮扶队长及队员进行了严肃问责,倒逼驻村帮扶队长期驻村开展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年终考核“指挥棒”作用,对165名工作突出的帮扶队成员确定优秀等次,有效激发了帮扶队干事热情。
三、抓牢真帮实扶这个根本,着力助推脱贫攻坚。坚持把真帮实扶作为驻村帮扶工作的根本任务,探索推行“136”工作法(即“一清”:建立一张清单,“三定”定责任人、定时间表、定路线图,“六有”:村有坚强堡垒、有经营主体、有主导产业、有集体收入,户有致富明白人、有增收新门路),引导驻村帮扶队种好“责任田”,共衔接争取和组织实施各类项目374个,资金2.73亿元,投放马铃薯原种2000余吨,扶持发展种薯田1.9万亩,培育种养大户386户,带动746户贫困户发展种植和养殖,化解矛盾纠纷1089件,解决具体问题580件,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28.11%下降到2016年底的11.08%,使帮扶村整体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
四、抓牢关心支持这个保障,着力优化工作环境。区上每年筹资2000多万元新建、改扩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40多个,为驻村帮扶队提供了场所保障;每年落实5000元工作经费,提供了经费保障;每年按标准发放工作津贴并及时落实驻村期间的差旅费和伙食补助,提供了生活保障。坚持正向激励导向,按照提拔重用一批、推荐表彰一批、重点培养一批的方式,对精准扶贫工作中流了汗、出了力、脱贫实绩显著的优秀帮扶队成员优先提拔重用。2015年来,先后对127名帮扶队成员提拔重用,对17名优秀帮扶队队长进行表彰奖励。同时,派出单位主要领导主动关心关怀帮扶队员的工作生活,每季度进行一次回访,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协调解决反映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驻村帮扶工作队安心驻村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