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实施基层党建“十大行动” 谱写乡村振兴开局新篇
发布时间:2022-03-28 21:54:14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今年以来,定西市安定区认真谋划实施基层党建“十大行动”,着力谱写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组织振兴保障全面振兴的开局新篇。
实施“立心铸魂”行动,锤炼全面振兴新定力。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完善“第一议题”制度和理论学习制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以及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部署要求,持续抓好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做到学以铸魂、学以补钙、学以提能。
实施“练兵比武”行动,展现争先进位新面貌。全面开展乡村振兴“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坚持以练促学、以比促干,采取“村内练、乡内比”等方式,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务工就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等内容开展练兵比武,教育引导乡村两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实战中进一步认清形势、立足岗位、勤学苦练,努力提升业务素质和工作本领。
实施“固本提标”行动,凝聚组织建设新合力。巩固提升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四抓两整治”“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和党建信息化成果,对照党支部工作条例和标准化手册有关规定,常态化推进“达标创星、整体创优”和战斗堡垒指数争创活动。采取重点整顿、盯住整改等方式,对评星定级靠后的党支部加大督促整改力度,全面提升整体质量。同时,对新任乡村党组织书记及时开展培训帮带,指导抓好对标达标,推进常态化学标用标。
实施“品牌带动”行动,发挥引领保障新效应。深入推行“双进双促”模式,牢牢抓住党员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两大关键要素,通过双向组建、双向培育、双向进入、双向提升“四个双向”措施,积极鼓励村“两委”成员领办创办或进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引导一批懂发展善治理、有干劲会干事、能够团结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的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实现基层党建、主体发展、产业培育和乡村治理的集约创新、协同推进。
实施“头雁领航”行动,激发示范带动新活力。大力实施党员致富能力提升工程和能力引领行动,通过“党员+致富能人”“致富带头人+低收入群众”帮带模式和党员能人组团、党员责任区帮带、党员结对帮扶等工作模式,示范带动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让党员在产业发展中带好头。广泛开展党员联系农户、党员户挂牌、承诺践诺、设岗定责、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党员在乡村治理中做表率。
实施“延链补链”行动,深化产业发展新机制。聚焦党建引领保障农业产业延链补链,积极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党组织+企业+基地+农户”等发展方式,指导产业党组织精准对接生产经营规律和农民群众需求,在市场信息、政策法规、资金技术、产业技能等方面及时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推动形成“党建链”串联“产业链”的引领保障机制,实现产业做大做强、群众增收致富。
实施“造血强基”行动,锻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全面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消薄达五倍增”行动,充分利用集体资源和资产要素,通过支部领办、书记带办、能人创办等方式,大力推行产业提升型、资产盘活型、项目带动型、多元合作型等发展模式,在已全面消除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实现“消薄”的基础上,采取定期调度、分类指导等措施,对年收入未达到5万元和已突破5万元的村进行精准施策、对症下药,稳步推进“达五倍增”。
实施“强村联建”行动,释放联合发展新动能。主动适应区域产业联合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双进双促”模式,对产业基础好、产业覆盖广,且地域相近、行业相同、产业相联的村,积极推广农业产业园党委、片区产业党委等党组织设置的成功经验,通过“联合建”的方式,推动村与村党组织建立联合党委,构建区域化党建联合体,增强乡村产业聚合力,做到以党建为引领,促资源共享、以产业为纽带,促抱团发展。
实施“融合共治”行动,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健全完善“行政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村党组织体系,推行农村网格化管理和服务,鼓励广大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积极参与民主管理、产业发展、移风易俗等村级事务,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全力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新型乡村治理体系。
实施“争先提效”行动,树立追赶奋进新作风。结合督考一体大推进行动,紧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充分运用“四不两直”工作法,加大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力度,全方位、全过程、纪实式掌握工作进展、验证工作作风、跟踪工作成效、传导工作压力,建立各项任务从计划、安排、落实到成效评估的闭环系统,有效防止前紧后松、问题积压、短期效应,推动形成追赶发展、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