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四举措”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发布时间:2019-03-29 15:09:44 新闻来源:本站编辑
近年来,安定区通过强化教育培训、加强激励关怀、合理容错纠错、坚持能上能下四项措施,有效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干部致力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全区决胜脱贫攻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干部人才保障。
一是强化教育培训,解决干部“不善为”的问题。抓政治理论培训。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性意识、宗旨意识,增强干部为官有为、为官善为的思想自觉和责任自觉。抓业务能力培训。有针对性地补足业务知识上的“短板”、方式方法上的不足,在强化学习中推动他们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引导他们在学习中练就本领,夯实“善为”基础。强化实践锻炼。把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优秀干部和业务骨干,放到基层一线、复杂环境中锻炼和磨砺,让干部眼界更宽、思维更广、本领更高,提升推动改革发展、化解矛盾纠纷、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2018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90期,培训1.5万余人(次);选派181名年轻干部参与驻村帮扶工作,31名乡镇、区直部门年轻干部到中央、省、市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地区挂职锻炼。
二是加强激励关怀,解决干部“不愿为”的问题。突出政治激励。树立了“首先看品行、看能力,其次看资历、看年龄”的用人导向,通过大力选拔使用长期扎根基层、埋头苦干,在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维稳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和中心工作一线实绩突出的干部,切实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位子。注重精神激励。严格落实年休假、谈心谈话等制度,加大评优表彰、典型宣传力度,增强干部进取心和荣誉感,切实激发干部工作热情。完善制度举措。制定《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及结果运用办法(试行)》,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监督管理、调整交流、选拔任用、教育培训、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2018年来,先后提拔乡镇干部占提拔干部总数的33.3%,提拔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占提拔干部总数的21.6%,有25名考核为优秀等次的干部得到提拔或进一步使用。
三是合理容错纠错,解决干部“不敢为”的问题。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妥善把握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法依纪、容纠并举的原则,结合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方法、性质程度、后果影响以及挽回损失等情况,对干部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对该容错的大胆容错,不该容的坚决不容。严肃查处诬告行为。对故意捏造他人违纪违法事实,意图影响他人评优选先或选拔任用的诬告陷害人,会同区纪委监委、公安部门依纪依规严厉打击,同时,对诬告情形在一定范围内澄清正名,消除负面影响,做到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线索,也不误伤一个优秀干部,切实让担当作为的干部轻装上阵。
四是坚持能上能下,解决干部“不作为”的问题。严把上的“入口关”。改进干部考察方式方法,全面历史辩证地识别干部、评价干部,横向比较看人选之间差异,前后分析看干部发展变化,把组织认可度、工作胜任度、群众公认度统一起来,从严从深从实考察干部,切实把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干部岗位上来。畅通下的“出口关”。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强化平时监督考核,通过明察暗访、民主测评等方式,全面准确掌握各级各类干部工作实绩,对群众意见大的干部,坚决予以调整。2018年来,调整不适宜、不胜任现职干部2名,免职违纪干部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