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乡:坚持党建引领 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推动基层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今年来,高峰乡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化党建引领,把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作为“书记党建项目”的重要内容抓实抓细,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

固本强基,筑牢战斗堡垒。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组织生活全过程,累计集中学习66次,交流研讨22次,开展党课教育25次,教育引导全乡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拥护“两个确立”。高度重视骨干队伍培养,从文化程度较高、“双带”能力较强的青年农民、返乡务工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6名,储备入党申请人132名;从致富能手、优秀党员、种养大户中选拔储备村级后备干部66名。深入实施“达标创星、整体创优”和战斗堡垒指数争创活动,评定五星级党支部6个、四星级党支部5个。全力推进“消薄达五倍增”计划,采取支部领办型、产业提升型、项目带动型等多种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累积量达到120.97万元,年收入5万元以上村达到7个,村级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防范在先,消除矛盾隐患。按照“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处前,调处走在计划前”的工作思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运用“五级九天”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全面开展“民情大走访、矛盾大排查、纠纷大调处、风险大化解”行动,共排查走访户数1518户,排查矛盾纠纷17件,并按照一事一策、一人一策的思路,逐一建立台账,明确调处方式和切入点,从根源入手,对症施药,17件矛盾纠纷调处成功,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同时,通过“板凳会”宣讲、“大喇叭”播放、微信群推送、入户宣传等方式,大力宣传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引导群众通过法律程序、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涉法纠纷,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

发展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紧盯马铃薯、蔬菜、草牧等特色优势产业,按照“支部引领、党员示范、合作社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深化“双进双促”模式,村“两委”班子成员领办合作社6个,党员领办合作社10个,6名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带动农户加入合作社发展产业,进一步增强党支部推动产业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邀请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植技术培训2次,并对接区直部门,开展劳动力培训54人次,组织输转劳动力2460人次。同时依托合作社,建立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2个、商品薯种植基地1个、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1个、饲用燕麦种植基地1个,辐射带动马铃薯、蔬菜、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万亩、0.8万亩、0.35万亩,牛羊存栏量达到2.1万(头)只,产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猛药去疴,改善人居环境。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建设美丽乡村重要抓手,按照“垃圾污水补短板、厕所革命求突破、庭院革命树典型、村容村貌抓提升”的思路,通过聚焦重点“清”、集中攻坚“整”、全域推进“改”、正反对比“评”、立足长效“治”等有力举措,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4个,拆除残垣断壁135处,转运垃圾800余吨,转移柴草堆265处,改造户厕260座,清理河道12公里、沟渠35公里,完成农村“四旁”植树5.2万株、面山绿化300亩,实现了由“脏乱差”向“洁净美”完美蜕变,绘就了一幅“山清、水秀、花香、村美、路畅、户净”的秀美乡村新画卷。

移风易俗,培树文明新风。以通俗易懂,贴近群众喜好的“文化墙”为载体,宣传社会核心价值观、基层党建、法律法规、德孝文化、乡村治理等内容,切实让“文化墙”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文化阵地。结合“一行动一活动”工作的开展,吸纳巾帼志愿者63名、青年志愿者55名,为留守老人提供打扫卫生、洗衣服、理发等贴心服务12次。全面规范“巾帼家美积分超市”运行,完善积分榜,切实以“小积分”带动乡风“大文明”。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积极开展抵制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等奢侈浪费活动,大力倡导敬老孝亲、诚信友善、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讲文明、树新风的氛围全面形成。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