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3+”促“三度” 提升 党员教育质效

近年来,定西市安定区立足实际、精心谋划,通过延伸阵地触角、创新方式方法、注重学习实效,不断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切实为基层党员“充电蓄能”。

线上教学+线下教学,拓宽教育渠道增“广度”。充分发挥新型媒体优势,利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等线上平台,积极打造“掌上党课”。建立党支部微信学习群,通过“安定组工”微信公众号推送各类学习资料300余期,构筑党员教育“信息矩阵”。盘活红色资源,打造了内官锦鸡塬烈士公园、西巩驿镇河畔阻击战遗址、青岚大坪水土保持科技展览馆等党性教育实践基地,把党员教育阵地从区级党校延伸到基层一线。邀请上级专家教授来安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优化营商环境、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高端专家讲堂5期,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辅导、线上教学等方式,共培训各级各类干部3500余人次。围绕党性教育、工业经济发展暨招商引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等主题,举办外出鉴学培训班10期,培训干部600余人次。

规定动作+自选动作,提升教育质效增“精度”。持续发挥培训班、研讨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传统教育形式作用,做细做好集中学习、研讨交流、课堂培训、实践锻炼等“规定动作”,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思想水平和专业能力。积极探索创新党员教育形式,结合“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让党员干部轮流上台讲课;采取“现场汇报、实地观摩、即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互观互学互比活动,让党员干部在“讲”与“学”的互动中提升素质和能力。依托农业产业化基地、定西“三馆”、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实践教学,推动教学活动从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进一步增强学习主动性和实效性。

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促进成果转化增“深度”。坚持“分类把脉”,因材施教,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不同群体党员面临的具体问题,分类制定党员教育“菜单”,突出学习培训的精准性、靶向性。加强机关党支部党员干部对党性教育、党的建设、党章党规党纪等内容学习;侧重对“三新”领域党员在政策法规、党务知识、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等方面教育,建成占地面积5860平方米,集理论学习、文化娱乐、职业培训、联络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市首家新兴领域区域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针对农村党员群体,以党员服务能力提升作为着眼点,大搞农业生产、林果栽培、畜禽养殖等传统实用技术培训,积极推广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农产品初加工等新兴产业技能,确保把党员教育课程开在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