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大汇聚·共襄新发展】安定区:全面打造面向全省服务全市的首善之区

集聚人才力量 赋能追赶发展
聚力打造面向国家通道、面向全省服务的首善之区

——安定区人才工作综述

人才,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

近年来,安定区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优化人才环境,强化服务保障,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建设人才培育孵化器,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引擎。

 

 

 

坚持在“立”上谋全局

 

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安定区认真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 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紧盯制约人才发展的堵点痛点,先后制定出台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加大重点人才开发力度、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和改进人才联系服务方式等四个方面提出20条“硬核”措施,为加快构建全区育才引才用才政策体系提供了遵循,搭建起了人才改革的“四梁八柱”。

  • 不断完善政策供给

利才之事,丝发必兴。出台《领导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工作实施意见》,建立服务专家人才“三必访”“四必帮”制度,28名区四大班子领导干部联系人才91名,全面落实人才补助及人才项目扶持、住房保障、配偶就业安置、子女入学等6个配套文件,开设“陇原人才服务卡”绿色服务窗口,为试用期满的51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发放补助163万元,不断提高服务人才效能……一项项暖心举措,一次次关怀问候,直抵人心,催人奋进。

  • 持续加大资金投入

按照人才投资优先保障的要求,逐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投入结构,构建“财政列支为主、党费适当补贴、部门积极自筹、相关项目整合、鼓励社会捐助”的投入机制,区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人才工作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训培育,人才开发投资比重大幅增加。近年来,累计投入人才经费3900余万元,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坚持在“引”上求突破

 

竭诚招揽四海英才

 

全力打造面向全省、服务全市的首善之区,根本靠创新,核心是人才。全区秉持“不唯地域、不拘一格”的人才观,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

探索实施人才引进“周转池”编制,调剂260名专项编制,纳入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编制“周转池”,修订《定西市安定区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多次提高人才保障待遇,将引进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和本科及以下学历的人才生活补助分别提高到8万元、5万元。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审定16个(部门)单位引才方案22份,确定引才计划334人。不断拓宽柔性引才渠道,支持甘肃扶正药业、甘肃民祥牧草分别建立中国工程院孙燕院士和任继周院士工作站,安定区成为定西市唯一建有院士工作站的县区。依托两个院士工作站及旱作设施农业“科普小院”、协同创新基地等,引导企业主动对接高校,吸引12个国家、省级科研团队来安定区创新创业,为安定在追赶发展中率先蹚出一条创新创业大道提供强劲的人才引擎。

近年来,全区建立校企合作联系点24个,共计柔性、刚性引进急需紧缺和实用型人才1225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7738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62名、技能人才1302名、农村实用人才15614名、社会工作人才179名……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梯次合理、作用突出的人才队伍正在安定大地创新创造、大展身手。

 

 

 

 

坚持在“育”上下功夫

 

激活用好本土人才

 

引进人才是当务之急,培育人才是百年大计。安定区坚持“外引内育”双向精准发力,在对外引才聚才基础上,注重盘活现有人才资源,围绕本土人才激励、培育等下足功夫,以“真情实意”“真金白银”激活用好本土人才。

  • 顶级支持高端人才

推荐评选市(区)拔尖人才86名、区级领军人才12名,对三年培养期内年度考核合格等次以上的领军、拔尖人才,分别给予每人每年2400元、1200元津贴补助。选派3名市拔尖人才赴青岛市培训,举办全区拔尖人才国情研修班,48名人才工作者及区管拔尖人才赴深圳,到改革开放最前沿学习取经、开阔眼界。

  • 持续“充电”培育人才

建立各类人才培养、培训基地12个,积极推行“党政建厨、基地主勺、农民点菜、部门买单”的“四方联合”菜单化培训机制,依托省级重点人才项目实施等,整合多方人才培训资金开展人才培训。编印《乡村人才振兴政策及产业技术读本》8000余册,配发19个乡镇及306个行政村开展乡村人才培训。聚焦领军拔尖人才培育,每年选派1-2名“陇原之光”研修学员赴外研修,高素质人才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 赛场“赛马”锻造人才

连续2年开展“安定工匠”选树活动,命名15名“安定工匠”,以区管拔尖人才和区级领军人才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对管理期内的领军拔尖人才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考核。重点了解各类人才承担或完成的重点课题、科研项目、授权专利及发表论文等情况,确定优秀等次35人,营造人才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坚持在“用”上出实招

 

充分发挥人才才智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安定区坚持比“待遇”更比“机遇”,让事业成为吸引人才的“良田沃土”,既为人才提供茁壮成长的天地,又为人才搭建发挥才智的平台,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持续构建多元融合的人才创新生态系统。近年来,全区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9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家,省级众创空间4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1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备案40家,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优势企业5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一家家科技创新型企业成长壮大、一位位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不断打破“不可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产是才之基,才是产之魂,依托产业聚人才,依靠人才促发展,走产才研融合发展之路,是近年来安定区的坚定选择。全区持续开展“双百四联”活动,每年组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农技人才深入一线推广现代农业技术。选派138名涉农专家和95名科技人才,分别组建46个服务小分队、19个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采取“就近就地、村社为主、农学互补”的方式,开展实用技术服务4000余(次),培养科技明白人、高素质农民等2700余人,指导建立马铃薯、草牧、高原夏菜种植等基地71个,鼓励各类返乡优秀人才创办领办家庭农场或合作社506个,引导1124名电商人才从事电商创业服务,建成乡村两级电商服务站220个,带动3.6万户农户参与电商交易……形成了以产聚才、以才促产的生动局面,为产业强区不断引来“源头活水”。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如今的安定区,正致力于涵养人才茁壮成长的“热带雨林”,打造人才纵横驰骋的“黄金跑道”,让广大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让各路高贤聪明才智竞相涌流,奋力谱写追赶发展安定篇章,为打造面向全省、服务全市的“首善之区”集聚人才力量!(李静)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