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打造“三个平台”强化精准脱贫人才支撑

安定区聚焦精准脱贫这个一号工程,拓展人才工作思路,创新人才工作方式,切实打造“三个平台”,真正把最急需、最实用的人才输送到脱贫攻坚第一线,为全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引”字为先,打造急需人才集聚平台。研究制定《定西市安定区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试行)》、《2016年全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点》、《2016年全区科技特派员工作要点》、《2016年全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点》,以“345”引才引智平台(围绕安定工业园、马铃薯循环经济产业园、现代物流园三大园区,马铃薯、草畜、现代旱作高效农业、蔬菜四大产业,项目建设、工业发展、城市建设、商贸物流、教育卫生五大领域)为载体,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55名,其中高层次人才13名,充分发挥企业引才主体作用,依托圣大方舟、巨鹏食品、螺钉公司等非公企业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8名。

“育”字为基,打造各类人才培养平台。坚持党管人才,调整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形成区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工作机制。依托马铃薯产业人才开发、草畜产业人才开发、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企业人才创新创业、党员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农业人才创新创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实训、草畜产业人才培养实训等8个人才基地,开展各类人才培训,共培训各类人才13315人次,其中培训农村实用人才2814人次,电商人才1050人次,选派参加市级以上及赴外培训399人次,区委党校培训700人次,乡镇业余党校及乡镇各类专题培训班培训8352人次

“用”字为本,打造人才作用发挥平台。实施“双联”行动人才支撑计划,选派5名市区农口单位技术人员挂任科技副镇长、镇长助理。立足脱贫攻坚,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传、帮、带”作用,采取实地讲解、现场演示、入户宣传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双垄沟播技术、马铃薯栽培、牧草加工调制及利用等技术培训,切实提高群众科技种植、养殖的水平。选派450名科技人员,组成135个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派驻到全区135个贫困村开展精准扶贫帮扶活动,建立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6个,牛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场)65个,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10个。充分发挥电商人才作用,推动“农村淘宝”项目发展,目前,已有17个乡镇32个村级“农村淘宝”网店正式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