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四个一”培养工程
发布时间:2019-03-27 09:53:28 新闻来源:本站编辑
近年来,安定区紧紧围绕马铃薯、草牧、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涌现出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业技术人才和实用人才,在推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建设一批培训基地。在完善现有的理工中专、畜草人才培训基地等农村实用人才基地硬件配备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培训目标、培训流程、学员管理等软件支撑,充分发挥基地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同时依托新建的7个扶贫产业园、种养殖农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建了一批涉及马铃薯、草牧、高原夏菜等特色产业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和田间学校,进一步延伸了培训触角,扩大覆盖面。
举办一批示范培训班。依托定西理工中专等优势培训资源,通过“整合资源、政府下单、农民点菜、部门主厨”的方式,因地制宜合理设置了岗位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训、创业培训、示范性培训、“两后生”培训等7大类23个培训工种,举办示范培训班,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专业技能培训,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2018年以来,全区共分级培训贫困人口2.3万人,输转贫困劳动力1.88万人,创劳务收入3.4亿元。
培养一批产业带头人。按照农村实用人才类型、农业特色产业类别,坚持发展与规范并举、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原则,立足马铃薯、草牧、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选拔了一批在种植、养殖、农业经营等方面有一定规模,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负责人,对他们进行重点跟踪培养,达到 “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辐射带动效果。目前,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50家,各类专业合作社2000余家。
表彰一批先进典型。区上和各乡镇部门每年都分层次评选表彰一批优秀的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和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宣传他们的创业经历、成功经验、奉献精神和带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致富的模式,引导更多的农民学技术、用技术,树立市场意识,增强他们掌握一技之长的自觉性和脱贫攻坚的主动性。最近,区上筹措资金近400万元,对2018年带动产业发展表现突出的3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4家家庭农场分别给与10万元和8万元奖励,进一步激励更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村各类人才参与脱贫攻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