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关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存在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4 11:08:03 新闻来源:本站编辑
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实用技术的实践者、示范者,他们立足家园,活跃农村,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主力军。但目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一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认识不足。首先,部分乡镇对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次,农村实用人才对自身价值及其作用的发挥认识不够。少数农村实用人才在掌握一门或多门实用技术后,只致力于自己的发展,在带动周围群众共同发展上还比较欠缺,对自身价值认识不足。
二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结构不合理。现有的农村实用人才大部分集中在种植、养殖等行业上,而市场经济日益需求的农产品精深加工、营销以及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急需人才则很少。学历结构不合理。以安定区为例,现有农村实用人才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134人,占1.08%,中专及高中以下的占98.92%。性别结构不合理。女性实用人才偏少,只占实用人才总数的31.55%。目前大部分青壮男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以女性为多,女性农村实用人才的多少可以说能左右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管理不健全。在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管理上,突出表现为“四个不健全”,首先,乡村两级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领导体系不健全。部分乡镇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既无领导分管,又无具体人抓;其次,信息网络不健全。既无台帐,也无名册,底子不清;第三,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制定规范的规章制度。第四,培训手段不健全。就整体情况而言,由于人员分散,技术种类繁多,实用人才从事专业杂乱,培训专业的设置难以适应实用人才培训的需要,致使对实用人才的培训工作仅停留在种植、养殖等带有共性专业的培训上,培训手段十分缺乏。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一要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目前,很多人对人才的概念还存在模糊认识,认为只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才是人才,而忽视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造成农村实用人才短缺,总量不足。因此,要转变观念,打破传统的人才开发理念,把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作为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加大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要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环境。要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营造一种尊重农村人才,爱护农村人才,帮助农村人才,向农村人才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农村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加强舆论引导,强化农村实用人才的宣传。通过宣传使人们更加认识到人才对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让农村实用人才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和重视,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三要加强管理,开发人才资源。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力度,使农村实用人才为本地农业的发展、农民的致富做出贡献。要积极建设好农村实用人才组织机构,使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组织有保证,业务有指导,活动有场所;要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跟踪、服务指导,乡村两级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继续教育,开设专题讲座,向“田秀才”、“土专家”传授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科技难题,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四要强化教育,提高科技素质。农村实用人才的一技之长大多数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掌握的,要使他们的特长得到更充分施展,加强培训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可充分利用现有人才培养实施基地院士专家工作政策培训平台,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培训形式可集中,也可流动培训。对农村中素质较好的“土专家”选送到农业院校学习深造,使他们受到高层次教育,也可结合“双百四联”活动,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到农村开办科技讲座,传授先进的农村科学技术,同时,也可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传授技术,解难答疑。(供稿:耿璇钰)
来源:安定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