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念好“三字经”集聚乡村振兴生力军

近年来,安定区按照全区乡村振兴发展大局,着力强化人才支撑,围绕“引、育、用”三字做文章,持续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集聚。

强化人才支撑,念好引才经。突出“高精尖缺”引才导向,坚持小切口大突破,制定出台安定区急需紧缺人才认定、引进办法及建立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专项编制库等各类人才文件,重点在编制使用、提拔任职、职称评审等方面进行了突破和创新,积极引进教育、卫生等系统急需紧缺人才68名,其中,教育类急需紧缺人才45名。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48名。发挥名师带动效应跟班培养中医药人才32人。引进国家、省级科研团队8个、教授及高级工程师33名、研究员23名、博士研究生13名。

强化人才开发,念好育才经。按照“整合资源、政府下单、农民点菜、部门主厨”的思路,在定西理工中专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专业技能培训1500人(次);在香泉镇建成草牧产业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开展种养大户培训284人(次),开展草牧产业实用人才培训2100人;在明理职业培训学校建成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开展培训3239人(次);依托原有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马铃薯产业人才培训等9个基地,开展各类培训233500余人(次)。先后选送14名医务人员、135名教育专技人员赴福州市台江区进行学习交流,选派5人到福州市台江区挂职学习先进经验。同时,在台江区委党校举办安定区党政领导干部赴福州市台江区培训班2100人。

强化正向激励,念好用才经。围绕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开展“双百四联”活动,选派市区70余名副高级以上农业科技人才到扶贫一线、产业一线、贫困农户和产业协会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出台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考核、创新创业等政策性文件,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扩量提质、典型培育、创新创业、产业升级等“六项计划”,组建176个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下派科技特派员231人进农村、进企业、进协会开展指导服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定西市安定区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实施农村实用人才能力提升、创业扶持、培训基地创建、“两后生”智力援助等“十项计划”,管、育、用并重,不断提升广大农村实用人才生产经营、创业创造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