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发挥三类人才作用助力春耕生产
发布时间:2021-03-23 09:15:07 新闻来源:本站编辑
近日来,安定区充分发挥三类人才作用,通过“专家人才解难题、技术人才搞培训、乡土人才传金经”三大举措,切实服务全区农业“春耕备耕”,为农业春耕“开门红”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
专家人才线上平台解难题。从农业、畜牧、水利、林草等部门抽调78名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成立“双百四联”春耕指导队,按照“1+5”模式(即:每人对接联系1个行政村、1个产业基地、1个重点项目、1个新型经营主体、1户农户),为指导队成员精准匹配服务对象,结对联系服务,确保全区19个乡镇的重点产业村全覆盖。同时,搭建“空中课堂”,利用专家人才服务热线、远程教育、线上答疑等方式解答农民在春耕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为群众“想点子、出思路、支实招”。结合全区“马铃薯、草牧、蔬菜”特色产业,针对春季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为群众传经送宝。截止目前,专家人才通过网络平台指导农业生产3000余人次,解决技术问题470余个。
技术人才下乡入户搞培训。组织农业、科技、畜牧、农机等部门具备农业专业技术技能的骨干人才231人分赴19个乡镇,围绕当地产业发展实际,采取发放资料、现场指导、蹲点服务等形式开展春耕备耕、农机检修集中培训,深入宣传强农惠农政策,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实际困难。截止目前,共举办各类培训600多场次,检修农用机械26500余台,发放宣传资料870余份,受益群众30000余人。
乡土人才田间地头传金经。积极选派理论知识扎实、培训经验丰富的600余名乡土人才围绕全区特色优势产业,发挥乡土人才在种植结构调整方面的“传、帮、带”作用,通过技术咨询、观摩交流、田间地头实践演示等形式,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进行科学“嫁接”,克服技术传授中“水土不服”的问题,让身边的“土专家”、“田秀才”们为农民送技术,给农民做“家教”,“手把手”传授技术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土专家”的生力军作用,有力助推全区现代农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