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激发乡土人才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1-04-16 08:45:51 新闻来源:本站编辑
近年来,安定区高度重视乡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不拘一格“识才”、因才施教“育才”、多管齐下“用才”、创优环境“留才”,让乡土人才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源”。
不拘一格“识才”,为乡村振兴“选苗子”。牢固树立“有用即是人才、人才就在身边”的人才理念,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布局人才链,把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发展总体规划。建立乡土人才动态管理数据库,对活跃在农业农村和基层一线的种养殖大户、“田秀才”“土专家”进行分类选拔,分档管理,摸排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农村经营能人、农村经纪人、技能服务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文体艺术类人才等七类乡土人才14464名。把致富带富能力强的1160名乡土人才充实进村“两委”班子,不断引导各类人才积极投身基层一线建功立业,带领群众创富致富。
因才施教“育才”,为产业发展“铺路子”。坚持在农业产业链上培养人才,集合资源和政策优势,统筹抓好农业科技人才、农村专业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等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人才实训基地等,量身打造主题鲜明的“靶向学习”培训,通过“自己教、走出去、请进来”“理论学习+田间实操”相结合等方式,组织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管理等专题培训活动,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1000余场次,培养农民技术员430余名,科技示范户270余户,科技明白人1600余人。着力构建一支专业精通、带动面广、实用性强的乡土人才队伍。
多管齐下“用才”,为人才引领“搭台子”。深入挖掘乡土人才潜力资源,将乡土人才列入领军人才、“安定工匠”等人才选拔范围,促使乡间能人能手从“幕后”走到“台前”,不断充实乡土人才“蓄水池”。大力推行“人才+支部+基地”“乡土人才+产业”等模式,把乡土人才的创新力转换成为人才的带动力、产业的发动力和百姓的致富力,让优秀乡土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和“领头雁”。目前,鼓励支持84名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经济实体66家,示范带动2000余户农户致富增收。
创优环境“留才”,促乡土人才“扎根子”。全面落实人才服务保障政策,搭建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注重政治激励,积极推荐优秀乡土人才参选各级“两代表一委员”,1160名优秀乡土人才入选村“两委”班子。从农林水牧等领域选派78名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和50名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理论宣讲、培训专技人员等服务,并对表现突出的9名优秀科技特派员进行表彰奖励。定期从乡土人才中挖掘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宣传推介创业事迹,进一步增强乡土人才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激发乡土人才干事创业“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