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令平:抓主抓重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狠抓一号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张令平在市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大会上强调

坚持抓主抓重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狠抓一号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郑红伟陈尊峰出席 唐晓明主持 位志荣宣读表彰决定

2月10日上午,市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大会在定西大剧院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6年“三农”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17年重点任务。市委书记张令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坚持抓主抓重,发挥特色优势,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要狠抓一号工程,靠实责任,强化考核,下功夫解决突出问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红伟,市政协主席陈尊峰出席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唐晓明主持会议。

市委副书记位志荣宣读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命名表彰全市“十大优秀村党支部、十大优秀驻村帮扶工作队、十大优秀扶贫企业、十大优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决定,并与七县区党委书记签订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

市领导寇明春、陈国栋、王成文、令续鹏、陈学俭、汪东,市政府秘书长张应钦出席会议。

会议对评选出的全市十大优秀村党支部、十大优秀驻村帮扶工作队、十大优秀扶贫企业、十大优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表彰。

张令平在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抓主抓重,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要抓好“五个深入推进”:一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把握创新体制机制这个主要着力点、突出市场导向这个关键切入点、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个根本着眼点、促进绿色发展这个重要关切点、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基本立足点,努力实现从注重农产品量的增加向注重质的提升、从注重粮食生产为主向粮经饲统筹和农林牧结合发展、从注重种养为主向种养加全过程全要素发展“三个转变”,确保守住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三条底线”,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要加快调整优化种养结构,按照“稳粮、优经、扩饲”思路,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结构;要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全力推动中医药、马铃薯、草牧、果蔬等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二要深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专业技术协会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同时要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扩大服务范围,完善服务功能。三要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要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加快渭河源区生态环境治理步伐,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四旁”植树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要加快农业清洁生产,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确保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加大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和尾菜处理力度。要加快人居环境改善,大力实施万村整洁和千村美丽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平襄书画小镇、洮阳马家窑洮砚小镇、首阳中药材小镇3个省级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继续巩固河道污染和非法采砂专项治理成果,加强防控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四要深入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要加快农村各项改革,全面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陇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及陇西县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加快“房地一体”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切实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要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完成陇西农合行和岷县信用社改制农商行组建工作,支持金融机构推动网点向农村延伸。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和特色农业等新产品、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争取实施粮油绿色高效示范创建项目,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五要深入推进抗旱春耕生产。要针对去年以来我市旱情持续扩大的实际,尽快组织技术人员查看墒情,指导群众落实田间管理措施。要结合春季农民培训活动,开展抗旱保苗、全膜双垄沟播等实用技术专题培训,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面投入抗旱春耕生产。要做好气象预报、农资供应、劳务输转等工作,有效弥补旱灾造成的损失。

张令平强调,要狠抓一号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重点抓好“四个下功夫、四个坚决防止”。一要下功夫解决不精不准不细不实的问题,坚决防止脱贫成效失真。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担当起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重大责任,在思想上要较真、工作上要碰硬、措施上要强化,确保各项脱贫攻坚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要不断夯实精准脱贫基础,全面落实“853”精准脱贫管理办法,加强数据动态管理,坚持经常化、常态化、制度化“回头看”,切实把脱贫退出、返贫纳入工作做细做实;要实施“七个一批”清单式管理,逐级分类建立工作台账,以清单式管理推动各项扶贫政策、项目和资金精准落实到村到户;要从严强化考核问责,对脱贫中出现“假脱贫”“被脱贫”和“数字脱贫”问题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认真落实“4342”脱贫验收责任体系,坚决防止脱贫成效失真。二要下功夫解决主体责任靠不实和管理宽松软的问题,坚决防止驻村帮扶流于形式。要落实好《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市县区扶贫办、乡镇扶贫工作站、驻村帮扶工作队等四级扶贫队伍管理,靠实工作责任,尤其是乡镇党委要履行好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考勤管理,严肃驻村帮扶纪律,坚决防止驻村帮扶流于形式。三要下功夫解决脱贫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不高的问题,坚决防止出现政策死角。各县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进度服务从质量,进一步健全完善精准脱贫和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加大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下功夫解决脱贫质量不高和群众满意度不高的问题,做到“四抓一巩固”:一是抓基础扶贫,持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抓产业扶贫,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抓金融扶贫,不断提高金融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抓社会扶贫,加快落实“456”东西扶贫协作协议。五是巩固脱贫成果,认真落实已脱贫人口在脱贫期内扶贫政策不变、扶持力度不减的政策。四要下功夫解决贫困群众脱贫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的问题,坚决防止等靠要思想。要大力实施贫困户能力提升工程,继续推行“两重点、五统一”贫困劳动力培训模式,加大劳务输转力度,做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要大力实施贫困村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提升工程,帮助带动贫困户增收的龙头企业、合作社提供优惠贷款,强化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要大力实施贫困村集体经济提升工程,建立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基金,特别是要把光伏扶贫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措施,不断增加集体经营收益。

张令平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一要提升履职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既要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等方面知识熟练掌握运用,又要以先进理念、专业知识、管用方法抓好落实,着力提高“三农”工作能力和水平。二要靠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机制,进一步靠实各级党政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特别是分管领导抓脱贫攻坚责任,把“精准”二字贯穿贫困户识别、驻村帮扶、脱贫验收、退出和工作指导全过程。三要夯实基层基础。严格落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村党支部书记的引领带动作用、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结合贯彻落实《定西市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实施方案》,引导群众自觉抵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高价彩礼、人情债等陈规陋习,树立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四要改进工作作风。要认真落实省委王书记防止脱贫成效失真、防止基层工作不实、防止干部精神状态不振“三个防止”要求,切实抓好作风建设。各县区各部门要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安排,对号入座领任务,全力以赴抓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较真碰硬抓落实,推动形成“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良好工作氛围。

唐晓明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各级各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迅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全力抓好落实。一是工作任务要“落细”,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学深悟透理思路、集中精力抓落实,把每一项任务更加精准地细化分解到具体单位和人员身上,全力以赴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吃透政策要细,切实提高各级扶贫干部运用和转化政策的能力;宣传政策要细,使广大贫困户准确全面地了解政策、享受政策,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基础工作要细,切实把好精准扶贫的第一道关口,坚决防止脱贫成效失真。二是脱贫措施要“落小”。要把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期脱贫这几个关键,认真谋划和研究如何干、怎么干好的问题,把推进工作落实的措施和办法落小、落到位。各乡镇及驻村帮扶工作队尤其要注重因地制宜服务“三农”,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和帮扶措施,尤其要注重提高产业扶贫效益,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中医药、马铃薯、养殖、林果、蔬菜等传统优势产业。三是工作责任要“落实”。要把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体现到脱贫攻坚全过程,在“实”上出新招、求突破,坚决防止基层工作不实。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加强统筹谋划,让“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在全市上下蔚然成风。

会上,安定区、陇西县、漳县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美丽乡村建设等主题作了交流发言,通渭县鸡川镇丁店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胡元伦作了典型发言。

市委市政府联系农口工作的副秘书长;各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和农工部(扶贫办)、农业、畜牧、水务、林业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市直有关部门、省属驻定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全市119个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或乡镇长;市直农口部门副科级、中级职称以上干部职工;受表彰的优秀集体代表;省直、市直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长,共780人参加大会。

 

来源:定西党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