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身体力行”方能致远
发布时间:2023-11-18 11:47:08 作者:本站编辑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为内容的“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35年来,“四下基层”得到长期坚持并不断发扬光大,为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树立了光辉典范。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四下基层”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实践要求,以“向下之姿”力行实践,真正把政策讲透、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事业做实,推动“四下基层”在乡间沃野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护航主题教育“行稳致远”。
勤当“小喇叭”,让“理论之光”浸润心田。基层政策宣讲承担着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自觉行动的重要使命。惠民政策如果落实不到位,就会沦为“空中楼阁”。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多“接地气”“沾民气”,当好党的方针政策“广播员”和“解说员”,既走向车水马龙的繁华街道,也深入炊烟袅袅的乡村原野,深入了解掌握群众的政策需求和接受特点,定制群众理论需求“菜单”,打破以往“台上讲、台下听”的传统宣讲模式,用“唱、讲、演、画、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听得懂的“方言土语”,让党的“好声音”浸润人民群众心田,“飞入寻常百姓家”。
抓住“小细节”,让“问计于民”走向田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只有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才能“明确导向”“找准问题”“切准病灶”。因此,党员干部要“身入心至”搞调研,坚持脚力、眼力、脑力并用,以躬身入局、脚踏实地的作风走向田间地头、街头巷尾、车站码头、工厂车间,以“四不两直”、蹲点调研等方式直达现场,以明察秋毫的目光察实情,以见微知著的思维透视问题,不断厘清问题的表象与本质,把原因挖深,找到症结,从“问题清单”中寻觅“整改清单”,向“整改清单”要“实效清单”,以“一头汗两腿泥”的躬行之姿真正做到调之有“据”、研之有“果”。
摸清“小矛盾”,让“检视整改”落地见效。信访工作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是直接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化解矛盾的窗口。只有带着服务、带着真诚去,才能解决困难和化解矛盾。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在与人民群众“面对面”中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诉求”,将信访接待作为检视整改的重要途径,作为检验自己群众工作能力和作风的“磨刀石”,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态度,及时找准整改对策,做到“件件有回声、事事有着落”,架好党群工作“连心桥”。
身入“小庭院”,让“现场答题”一以贯之。“现场办公下基层”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密切党群关系的治本之策,也是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的重要途径。不去现场就不知问题有多大,不到现场不知困难怎么解。广大党员干部要跳出本单位本部门的“一亩三分地”,利用好“一线工作法”,将“办公桌”搬到人民群众的“家门口”,将“枝叶关情、念兹在兹”的服务情怀印刻在每一步足迹之中,真正做到迈开步子、撸起袖子、俯下身姿,走到基层、走上阡陌、走入农家,在问寒问暖中写实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等方面的“心得日志”,拿出“马上就办”的积极性和执行力,在解决困难“零距离”中擦亮“公仆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