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枫桥经验” 擘画“为民图景”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枫桥经验”是上世纪60年代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治理方案,是我国基层治理的典范,为建设平安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进入新时代,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践行群众路线,推动守正创新,把“枫桥经验”更好地运用到基层治理中,铺就新征程上人民满意的“幸福路”。

加强党的领导,强信念、筑根基,坚持党建引领“总基调”。基层善治,关键在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基层治理才有主心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群众、凝聚群众、组织群众的中坚作用。基层党员干部要拧紧理想信念的“总开关”,真正从思想深处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始终抓牢党建引领,做到爱党、护党、信党,听党话、跟党走,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有机衔接,以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以建章立制、规范权力、保障权利,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秉持为民初心,解难题、办实事,绘就群众路线“同心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共产党人的政绩,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和价值追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人民至上价值立场的生动实践。基层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围绕群众利益开展工作,以人民群众同不同意、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作为根本评判标准,把事关群众利益的每项工作往前做、往早做、往实做、往细做,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主动下沉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中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广泛凝聚起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磅礴伟力。

推动守正创新,拓思路、研方法,做好为民服务“贴心人”。回顾历史,“枫桥经验”之所以能从一地破题、全省实践再到全国推广,离不开的是一以贯之的守正创新。守正是不变底色,创新是发展所需。坚持数字赋能基层治理,做好网络时代“枫桥经验”文章,按照“街巷楼群有人巡、矛盾纠纷有人调、重点部位有人看、重点人群有人控、突出问题有人管、敏感信息有人报”的要求,着力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织密织牢基层“网格”,尽可能地把各类矛盾问题化解到网格中,有效防范重点风险隐患升级蔓延。把践行“枫桥经验”与“大兴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到基层一线矛盾最集中的现场调查研究,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到精准施策、对症下药,让实干为民成为党员干部最靓丽的底色,让“枫桥经验”在新时代新征程更加直抵人心、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