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各方面全过程,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把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的强大效能

●以增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切实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听党话、跟党走,善团结、会发展,能致富、保稳定,遇事不糊涂、关键时刻起作用的坚强战斗堡垒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拉萨地处反分裂斗争最前沿,人员构成和服务需求多样化,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任务繁重。加快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事关拉萨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

加强党的领导,把牢基层治理正确方向。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各方面全过程,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把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的强大效能。加强对群众自治的领导。完善党组织主导的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规则程序,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健全完善民意征集、议题形成、事项办理、结果反馈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村(居)民自治中的组织动员、支持服务、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在小区业委会、物业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健全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形成社区治理合力。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建立完善党委研究决定群团工作重大事项制度、群团组织负责人列席同级党委有关会议制度等,带动群团组织围绕中心任务积极协助街道社区在教育引导群众、促进创业扩大就业、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统筹基层党组织和群团组织人员、场地、资金等方面资源配置和使用,依托群团组织吸引和团结所联系的群众组建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有针对性地提供志愿服务,增强群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加强对社会组织的领导。探索实施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机制,从支持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培训等方面加以扶持,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在现有较为成熟的社会组织中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工作,合理运用市场化手段,将部分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转移给有资质有能力的社会组织,进一步拓展公共服务供给渠道,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

建强战斗堡垒,夯实基层治理组织基础。以增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切实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听党话、跟党走,善团结、会发展,能致富、保稳定,遇事不糊涂、关键时刻起作用的坚强战斗堡垒。抓组织覆盖。在持续抓好村(居)党组织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应建尽建”原则,加大在“两新”组织、住宅小区、商业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等新兴领域组建党组织力度。对没有党员、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组建群团组织等方式实现党的工作覆盖。同时,由街道社区党组织负责对辖区内新兴领域党员和流动党员开展兜底式教育管理服务,确保做到无缝隙、全覆盖管理。抓集中整顿。持续做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坚持不设比例、不定指标、应整尽整,并在整顿后及时开展党员群众满意度测评,对不合格的“返工”“补课”,确保整顿质量和成效。同时,结合持续做好中央扫黑除恶督导反馈问题整改,建立防范和整治“村霸”问题长效机制,落实好村(居)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推进村(居)“两委”成员县级联审常态化,坚决遏制黑恶势力、宗族宗教势力对基层政权的侵蚀。抓队伍建设。注重从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优秀返乡退伍军人、返乡外出务工且有致富能力、与党同心同德的人员中选拔村(居)干部,大力选派有群众工作经验、熟悉“三农”工作的优秀干部到村(居)任职,推行村(居)社会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巩固发展村(居)“两委”班子成员100%党员的成果,不断优化村(居)干部队伍结构,充实基层治理力量。分级分批有计划地对村(居)干部进行轮训,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普及力度,持续提升村(居)干部履职能力。健全完善村(居)干部报酬待遇动态增长机制,落实正常离任生活补贴,构建与岗位等级、绩效考核相衔接的薪酬体系,激励村(居)干部安心履职。

强化制度保障,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四级联动体系,整合力量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提高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建立指挥调度平台。整合各级党建工作、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等平台资源,设立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健全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统筹街道社区、各单位、行业领域各类资源,推动解决跨部门社会治理事项。优化街道社区功能。坚持赋能与“减负”并举,按照重心下移、权责一致原则,赋予街道相应职责职权,推动街道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实行社区事务准入制度,建立小微权力清单,清理规范上级职能部门在社区设立的工作机构和加挂的各种牌子,精简社区会议和工作台账,专项整治社区检查考核评比过多过滥问题,切实把为基层减负的要求落实到位。同时,把上级支持基层的政策资金和项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捆绑打包下放,由基层党组织统筹抓好落实。深化推进共驻共建。进一步明确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参与驻地基层治理工作责任,提升成员单位对街道社区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严格落实街道社区“大工委”“大支委”工作例会、议事决策、调度通报、跟踪问责等制度,提升工作实效。总结疫情防控工作经验,健全党员干部联系服务基层和群众机制,并与重大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相结合,建立不同应急响应级别下的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社区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机制,推动各级党员干部规范化联系服务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拉萨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   庄红翔)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