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两委”换届要换出“四型”干部
发布时间:2021-01-21 10:40:07 新闻来源:本站编辑
换届工作是直接关系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关系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是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建成全面小康的一件大事。为此,在村(社区)“两委”换届中,要坚持政治标准、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好中选优、坚持警钟长鸣,正真把忠诚型、服务型、富民型、干净型的干部选拔出来,使换届换出干劲、换出活力,为“十四五”开好局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坚持政治标准,换出“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忠诚型干部。“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干部的立身之本,体现着干部的忠诚度。在换届中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首先要看干部是否有对党绝对忠诚、坚定“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站位。看其是否有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的政治气魄,是否有不为噪音所扰、不为歪风所惑、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政治定力。因此,在村(社区)“两委”换届时,要始终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双好双强”,对每一个候选人,都要严格审查其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表现,并广泛考察其日常言行及接受理想信念、党的理论政策等方面的学习培训情况。把好政治关口,确保选举出的“两委”班子成员始终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
坚持人民至上,换出“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服务型干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官一任,要有民心大于天之境!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本情怀,既是我们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也是我们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生命源泉。村干部作为是最贴近群众的干部,是最先听到百姓声音的干部,是群众最直接面对的干部。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最好体现,也是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接续。因此,要把始终牢记群众关切,常思富民之策、常思利民之事、常思为民之举,与群众心贴心、心连心的干部选拔出来,一心一意为民解难题、谋幸福。要深刻明白“百姓是水,干部是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个道理,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支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村干部队伍。
坚持好中选优,换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致富型干部。“富不富,看支部”“强不强,看顶梁”。选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扛得起、群众中有威信的好班子,对一个村的发展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一个村未来5年的发展。如果选对人,落后村就能奋起直追、后发赶超,实现“拖后腿”向“领跑者”的“蝶变”;如果选错人,先进也能变后进,百业萧条、民心涣散,最终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掉队者”。因此,在村(社区)“两委”换届时,要拓宽选人渠道、提高人才质量,注重从致富带头人、优秀大学生、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选拔有激情、想干事的人才,让口碑好、业绩突出的干部优先留任,不断优化班子结构。要突出致富带富能力,力求选用对象在推动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乡村建设迈大步、快发展,加速振兴,实现民心所向、胜之所往。
坚持警钟长鸣,换出“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干净型干部。忠诚是为政之魂,干净是立身之本,清清白白做人,才能干干净净做事。对于党和政府来说,村干部身处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是直面群众的干部,如有差错,损害的是群众最直接的利益,啃噬群众获得感,这将与被群众选拔出来为群众做事的初心背道而驰,长此以往,必定影响干群关系,非常不利于服务型党组织的形象。因此,在村(社区)“两委”换届时,要把牢村(社区)“两委”任期审计和候选人资格审查关,确保将清正廉洁的人选到“两委”班子中。要突出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采取务实有效方式,深入学习宣传换届选举工作的政策法规,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村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汲取深刻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
来源:甘肃组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