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基层实践中落实全会精神的根本路径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也为基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基层作为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实践成效直接关系全会精神能否真正扎根结果。唯有把学习抓在日常、把实践落在实处,在学思践悟中锤炼本领、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才能让全会精神在基层绽放出璀璨光芒。

  深学细研全会精神,筑牢基层履职根基。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唯有理论清醒才能方向坚定。基层党员干部要摒弃“学用两张皮”的误区,把学习全会精神作为必修课,原原本本研读公报和《建议》原文,逐字逐句领悟其中的战略考量和实践要求。同时要创新学习方式,依托“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指尖自学”,通过支部集中研讨、党员结对互学开展“互动交流学”,让理论学习既接地气又有实效。要带着基层实际学,围绕基层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结合全会精神深钻细研,把抽象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筑牢履职尽责的思想根基。

  对标全会部署要求,明晰基层工作方向。基层党员干部身处一线,要学会从全会部署中找方向,对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思考本地特色产业如何转型升级;紧扣“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目标,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围绕“增进民生福祉”导向,谋划惠民服务新举措。要常态化开展“对照检视”,把自身工作放在全会精神的坐标系中衡量,查找在能力素质、工作方法、服务理念上的差距,明确改进方向。要建立“学习感悟台账”,定期梳理学习心得和实践思路,将全会精神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洞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让思考成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实干担当力践初心,为民服务方显实效。基层党员干部要主动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行动自觉,聚焦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要深入田间地头、社区楼栋,开展“敲门行动”倾听群众心声,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要主动投身项目建设、矛盾调解、风险防范等一线战场,在环境整治、产业培育等硬骨头面前敢于担当、善于作为。要牵头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带动群众参与基层建设,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上”的生动局面,让全会精神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彰显真理力量,在为民造福中凝聚奋进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