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石泉乡吕坪村党总支部创新模式推动精准扶贫

地由谁来种  人到哪里去  钱从哪里来

——安定区石泉乡吕坪村党总支部创新模式推动精准扶贫

 

安定区石泉乡吕坪村党总支部面对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带来的农村人口大量外出、土地荒芜的问题,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机服务队+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地由我来种,人到城里去,钱从地里来”的目标。

一是创新组织设置强带动石泉乡党委主动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在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中建立党组织,强化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2015年7月在吕坪农产品购销农民专业成立党支部,将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部。按照“把产业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合作社负责人培养成党组织书记”的思路,将合作社负责人发展成党员,并担任合作社党支部书记。从合作社会员、产业致富带头人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引领合作社党员发挥先锋引领作用,带动周边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发展富民产业,增加收入,精准脱贫。

二是促进规范运行强服务探索创新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机服务队+农户”的发展模式,破解“地由谁来种、人到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农村发展难题。着眼解决“地由谁来种”难题,合作社从吕坪村大量耕地撂荒的实际出发,培育种植大户6户,每户流转土地200亩以上,主要发展马铃薯产业和旱作农业,带动贫困户20户,精准扶贫贷款入股分红2户。着眼解决“人到哪里去”问题,争取农机“双补”资金30万元,组建农机服务队6个,成立吕坪农机合作社,为周边群众提供“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三位一体机械化服务,解放劳动力,剩余劳动力进行劳务输转,增加收入。着眼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今年调进新大坪原原种60万粒,陇薯系列原种142吨,建立黑膜马铃薯基地1000亩,全膜玉米基地500亩,由合作社对接市场统一收购销售,解决销售难和市场恶意压价问题。

三是发展富民产业增收入。通过发挥合作社带动作用和种植大户示范作用,吕坪村支柱产业呈现出多业并举的发展势头。通过合作社引领,大户带动,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种植收入不断增加,户均从种植业中获得收入3500元,种植大户户均收入6万元以上。合作社及种植大户共流转土地1700亩,涉及农户200户,户均土地流转费财产性收入达到3400元。通过在基地就近务工,临时性务工工资性收在5000元左右。农机化服务队机手年均收入在1万元以上。由于土地流转和农机化耕作,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人均从养殖业中获得收入3000元,从劳务产业中获得收入1万元。(撰稿: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