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香泉镇陈家屲村党总支部有力推动精准扶贫
发布时间:2015-12-04 12:09:58 新闻来源:本站编辑
“双进双促”强核心 精准发力助脱贫
——安定区香泉镇陈家屲村党总支部有力推动精准扶贫
安定区香泉镇陈家屲村党总支部紧紧围绕精准扶贫这一核心任务,采取党员进协会,种养大户进党组织,党组织促协会规范运转,协会促群众增收致富“双进双促”措施,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有力推动了精准扶贫任务的落实。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73户281人,下降至2014年底的15户57人,脱贫58户224人。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4359元增加至5020元,增长13.2%。目前,贫困村脱贫17项指标、贫困户脱贫12项指标已基本达到验收指标。
一是强组织聚合力精准发力。村党总支部把精准扶贫作为中心任务,按照“一站一队一能人、一村一业一单位、一户一策一干部”的扶贫模式,形成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以驻村帮扶工作队为支撑的精准扶贫攻坚力量,围绕“六个精准”、紧扣贫困村脱贫17项指标、贫困户脱贫12项指标,科学制定实施方案,细化脱贫措施,为15户贫困户制定了帮扶措施41条。实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党员致富能人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结成帮扶对子15对,产业协会党支部发挥自身优势,为贫困户提供生产、加工、交易等信息的基础上,实现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融合推进,保证精准发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二是争项目打基础增强后劲。村党总支部从解决制约全村发展的“水、电、路、房、上学、就医”等突出问题入手,积极衔接争取“一事一议”、农网改造、通畅工程、危房改造、土地整理等项目12项,落实项目资金497.8万元,完成供水入户工程359户、改造农村电网104户、硬化镇村道路1.4公里、砂化村社道路16.5公里、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81户,新修村级标准化卫生室1座,实施村庄改造11户,整理土地600亩,实现了“吃自来水、用动力电、走水泥路、住砖瓦房”,有效增强了发展后劲。
三是聚能人兴产业增加收入。村党总支部把增加群众收入作为检验精准扶贫的第一指标,充分利用本村群众善养殖、会经营的优势和耕地面积大、土地肥沃的有利条件,采取组织党员进协会,种养大户进党组织,党组织促协会规范运转,协会促群众增收致富“双进双促”措施,积极发展草畜、马铃薯、玉米特色产业,努力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子。有37名党员加入协会、将22名种养大户培育成党员,并带领全村新增规模养殖户138户。全村牛存栏量达到1560头,户均3头,养牛5头以上的规模户156户,占养殖户的42.2%,羊存栏量达到5400只,户均17只,养羊10只以上的规模户270户,占养殖户的72.9%;马铃薯种植1560亩,其中标准化生产基地860亩,玉米种植5600亩,人均从特色产业中年收入4020元,占人均总收入的80.1%。
四是解难题办实事凝聚人心。村党总支部从解决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筹措资金难、技术运用难、销售渠道难等问题入手,发挥村干部人际广、威信高、信用度好的优势,为有发展意愿而没有发展能力的困难群众协调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双联惠农贷款、农村信用贷款等发展资金,为50户贫困户落实各类贷款260.6万元;依托安定区畜草产业人才开发基地,举办技能培训班2期,集中培训群众200人次,组建“为民”农机服务队,为30户无劳动能力农户免费提供服务,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难题。同时,依托“淘宝、美团、微信”三大销售平台,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点,将回族特色面点、农家谷物杂粮、特色牛羊肉三大农家产品采取团购套餐和电话预定配送服务两种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撰稿:安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