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四个坚持”着力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

安定区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把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作为夯实党建基层基础、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按照“后进确定准、原因分析准、整改措施准”的要求,做到“四个坚持”,对症下药,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有效提升全区基层党建整体水平。

坚持以落实责任为抓手,多方联动抓整顿。坚持把靠实责任作为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的关键,逐级定责,靠实责任落实。区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通知》,明确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工作措施和责任人。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按照农村不低于10%,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领域不低于5%的比例进行倒排,确定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对象51个,并逐一登记造册,建立整顿工作台账。立足多方联动抓整顿,区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各自联系点联系指导,驻村帮扶工作队或“双联单位蹲点指导,“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督导组成员包片联系督导帮助软弱涣散党组织谋划思路、解决问题,确保整顿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坚持以分类指导为关键,对症下药解难题。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标本兼治”要求,结合软弱涣散党组织不同症结,加强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整顿提升。对班子“软”的,通过调整党组织书记、选派机关党员干部任“第一书记”、推选能人进班子等措施提升战斗力;对队伍“散”的,通过设岗定责、服务承诺、评议定级等措施,促进党员作用发挥;对制度“虚”的,坚持落实“三会一课,召开民主议事会、工作交流会、民情恳谈会等形式,强化组织制度的严肃性;对管理“乱”的,加强对“两委”成员教育管理、建立完善组织工作规则、完善议事决策制度、加强公开公示等措施,促其转化提升;对发展“慢”的,帮助理思路、送技术、调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对服务“差”的,加强教育培训、健全完善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等,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对阵地“”的,采取项目争一点、财政补一点、党费帮一点、多方筹一点的方式筹措资金,夯实基层基础。通过分类指导整顿,全面巩固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效果,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好基础。

坚持以结对共建为支点,整合资源办实事。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外力理顺党组织内部关系作为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有效途径,全面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紧密结合驻村帮扶和“双联”行动,深入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以“组织建设联建、党员干部互动、党建资源共享、扶贫帮困互助、组织功能互补、科学发展互赢”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城市党组织在组织、宣传、项目、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全方位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有效增强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落实“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全面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志愿服务工作,围绕政策宣传、扶贫助困、纠纷调解等内容,认领服务项目,力求服务成效,实现在职党员与服务项目的结对 “联姻”,通过在职党员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帮助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整顿转化工作取得成效。

坚持以建章立制为保障,巩固成果强基础。按照规范、简便、实用的原则,以建章立制为切入点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督促指导软弱涣散党组织梳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农村党组织重点围绕 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和“六议三公开”工作法,认真落实干部驻村、民事村办、民事代办等,提升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街道社区党组织重点在社区“网格化”管理和“组团式”服务、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岗位责任制等方面,提升服务社区居民水平。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重点在健全完善工作制度、联系服务群众、党员干部管理方面,探索创新好的做法,提升党建整体水平。非公企业和社会党组织重点围绕党组织设置、党员队伍建设、作用发挥等方面,强化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回头看”,对整顿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的每季度集中会诊一次,保证整顿一批、转化一批、提升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