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四项举措”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

安定区紧紧围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通过抓阵地建设、社区管理、活动开展和亮点打造等四个方面的工作着力提升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推动社区党建工作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

一是抓阵地建设。大力实施社区党建阵地建设,按照“全覆盖、多功能、高标准、高效用”的思路,先后筹资87万元,通过租借维修新建改建等办法,为北街、大城、铁路新村、中华路、南川和中西6个社区解决服务阵地1440平方米,高标准配备现代办公设施,并全面连接了互联网,切实改善了社区服务阵地,增强了社区服务功能。中华路街道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扎实落实“六联共建”工作机制,协调区住建局硬化铁路新村社区铁道边背街小巷道路5条。永定路街道对4个社区供暖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中西社区建设30平米便民服务大厅为3个社区新开辟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新建社区图书阅览室3个进一步完善社区阵地建设,切实增强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综合功能。

二是抓社区管理。为实现社区党建工作与社会管理的无缝衔接,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全区21个社区划分为330个网格小组,每名街居干部联系1-3个网格,对21个社区党组织1696名党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全面落实“包管理、包服务、包教育、包提高”措施,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开放式的区域性党建工作新格局。将党委或党总支建在社区、支部建在小区楼院、党小组建在网格内,吸纳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党组织相关负责人进入班子担任兼职委员,共同做好基层治理等工作;吸收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负责人进入社区 “两委”班子,引导辖区各类群众性组织做好志愿服务、群防群治和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

三是抓活动开展。结合党员干部双报到志愿者服务和“党员固定活动日”,创新志愿服务载体,拓宽服务领域,积极开展市容市貌及环境卫生整治、“定西公民素质提升十大行动”、交通文明疏导、“护航高考”和“小手拉大手”等活动,使党员先锋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同时,积极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建立志愿者星级评定、志愿者奖励反馈制度。目前,全区各社区党支部共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87支,注册党员志愿者4541人,注册居民志愿者1535人,开展各类志愿活动1170场次。

四是抓亮点打造以志愿者活动为平台,以“共驻共建”为抓手,创新服务载体、拓宽服务渠道、拓展服务方式,全方位开展各类便民利民服务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又称为虚拟养老院老年人随时上门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慰藉、文化娱乐、法律援助、家政便民、医疗保健、饮食服务、日常陪护等养老服务。虚拟养老院现有加盟企业64家、志愿者服务队伍50人、工作人员12人。各社区党支部依托“爱心超市”,积极开展“一元钱”爱心捐款活动,将筹集的“一元钱”爱心捐款用于走访慰问贫困党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困难下岗职工家庭等。根据党员所属行业、单位特点打造艺友民乐团、鸿源物业管理公司等6支各具特色党支部,从思想宣传、服务居民、社会管理等领域创新党建活动载体。推行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按照“错时+代办”的服务模式,坚持每天早上7:30上班,晚上8:00下班,中午和双休日开门办公,进一步畅通了办事渠道,积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不断提高为民办事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