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李家堡镇黄金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念好帮扶“四字”诀打造脱贫示范村

黄金村地处安定区李家堡镇北部,自然条件严酷,资源相对匮乏,是定西市最难脱贫的33个贫困村之一。2015年帮扶工作队进驻以来,立足当地实际,通过“找、引、变、补”抓帮扶,使黄金村成为全区深度贫困村脱贫致富的示范村。

“找”准致富路。驻村帮扶工作队通过走社入户,深入调查研究,发现黄金村祖祖辈辈之所以摆脱不了贫困,主要原因是“三多三少”:一是耕地多劳力少,当地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在家的多是老人、儿童,无耕作能力,有2300多亩耕地撂荒,占总耕地面积的38.9%。二是窄路多宽路少,多少年来,仅有1条通农用车的村道外,通社道路都为羊肠小道,交通极为不便,农业生产主要依靠肩挑驴驮,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三是制约多门路少,大多数群众想致富的愿望较强,特别是通过种养加致富的愿望更强,但受自然条件、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增收渠道窄、致富门路少,一直在等靠要的观念中徘徊。穷则思变,帮扶工作队集思广益、因村制宜、因村施策,决定围绕土地做文章,把致贫劣势变为脱贫优势,走“村企联营、土地流转、产业支撑、群众增收”的发展路子。

“引”来“金凤凰”。思路决定出路。驻村帮扶工作队以村企联营为突破口,经过多次洽谈,成功引进定西大得兴品牌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鹂来黄金村投资发展。先后投入1400多万元,成立了集畜草种植、畜牧养殖、农机服务为一体的黄金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3800多亩的优质饲草基地,建成占地500亩的林下放养鸡基地和20亩的种牛养殖基地,购置农机具9台,从农户中培养农机手15名,为群众增收致富搭建起了有效平台。

资源“变”资金。依托合作社,帮扶工作队充分利用撂荒耕地多的最大资源优势,采取土地流转、赊母育犊、借鸡下蛋、入股分红”等模式,帮助想致富、无门路的贫困户发展起了种养产业。流转土地3800亩,户均年可增收960;土地流转后,腾出的劳动力务工户均可增收3000元。去年合作社39户贫困户免费投放了良种牛,还母育犊后,户可增收5000元;100户农户免费投放鸡苗,回收后,户均可增收1800元。10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入股到合作社,每年按入股资金的8%进行分红,2016年已向64户贫困户发放分红款55808元,户均增收872元。

攻坚“补”短板。帮扶工作队紧盯脱贫攻坚最大短板问题,扑下身子与镇村干部一道,千方百计争项目、加大投资强基础,着力破解发展瓶颈。积极与省市区相关部门、派出单位衔接联系,先后争取水、电、路、房等方面的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新建过水圆管涵路坝5座、通村社道路28.3公里,完成供水入户154户,基本实现了动力电全覆盖。积极与合作社联络沟通,帮助动员群众种植全膜玉米和黑膜马铃薯1940亩,带动50户农户发展养殖业,并提供技术、信息、销售等服务,有效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同时,工作队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村社院落,主动与群众拉家常、交朋友,听取意见建议,开展政策宣传,帮办实事好事,增强群众致富信心。

经过两年多的帮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底的4034元增加到2016年底的5285.9元,贫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66户258人,下降到2016年底的59户217人,贫困发生率下降4.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