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推动驻村干部当好“五员” 为乡村振兴“加油鼓劲”
发布时间:2021-10-18 08:36:07 新闻来源:本站编辑
今年以来,安定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精神,锚定发展目标,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推动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当好“五员”,持续发挥驻村干部巩固脱贫成效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主力军作用,为乡村振兴“加油鼓劲”。
提信心,争当上情下传“宣传员”。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通过入户走访、村民知情大会等向群众积极宣传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及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并将党史学习教育重大意义、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等宣传到每家每户,针对重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座谈,在交流中了解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增强广大群众融入乡村振兴的自信心。
强组织,争当巩固堡垒“指导员”。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心;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集中开展宣讲、办理民生实事、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发展难题、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等工作为重点,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全面巩固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水平,持续推进“四抓两整治”措施落实,督促村级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充分发挥“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作用,在“线上线下”、互融共促中推动组织生活常态化、规范化。着眼乡村振兴发展大局,实行驻村干部“多对一”帮带培养,推动新任村干部积极担当、履职尽责。
促发展,争当乡村振兴“服务员”。围绕各类返贫风险隐患,扎实开展群众走访,持续加强边缘户、监测户、突发困难户动态管理,对有劳动能力的想方设法解决产业、就业问题,对没有劳动能力的做好兜底保障工作,采取社会救助等方式纳入帮扶范围,做到及时发现、精准帮扶、动态清零。深入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发动群众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依托区上奖补政策,鼓励引导群众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畜草产业和劳务输转等富民产业,全面拓宽致富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保稳定,争当化解矛盾“调解员”。驻村干部带着责任、带着感情,融入基层、深入群众,持续组织开展“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宣传教育活动,面对面向群众讲解有关政策,畅谈村里变化,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和对基层工作的满意度,让群众熟悉家庭基本账,对本村及家庭生活变化做到“心里明”,对党和国家惠民政策做到“感恩情”,对家乡发展做到“满信心”。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认真听取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对邻里纠纷、婚姻纠纷、土地矛盾等各类矛盾纠纷及时掌握、及时化解,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做示范,争当服务群众“协调员”。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到村服务作用,落实驻村服务、坐班值班、民事代办、矛盾调处等制度,切实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全力配合镇村干部对外出人员和外来人员进行排查摸底,动员群众进行疫苗接种,坚决防止疫情输入。同时,组织广大党员深入村社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党员在落实富民产业、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创先争优、履职践诺,展现党员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