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五抓举措” 做强城市党建 保障 追赶发展
发布时间:2022-04-11 21:09:48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近年来,安定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城市“大党建”理念,聚焦加快追赶发展总目标,采取“五抓举措”,着力构建城市基层党建综合体,为奋力打造面向国家通道、面向全省服务的“首善之区”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纵横连接”抓融合。坚持用系统思维、开放视野,统筹部署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建立区级、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机制,构建“社区党支部—辖区单位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网格员”四级网格体系,每年定期召开4次联席会议,相互沟通情况、协同解决问题。成立街道“大工委”3个、聘请大工委委员14名,成立社区“大党委”25个,聘请大党委委员123名,整合辖区259个单位党建资源,开展共驻共建,实现街道社区、单位行业党建条块结合、互联互动。从区级、街道两个层面建立调度推进、督查通报、问题反馈等制度,一体推动解决小区停车难、物业管理难、环境治理难等问题168件,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
“赋能扩权”抓改革。坚持深化街道体制改革,细化职责任务,明确街道党工委主责主业。列出12项街道职责清单,赋予街道党工委选任干部征得同意权、规划参与权、综合管理权、项目建议权等4项权力,去年以来,对9名拟调整的区直部门派驻街道机构负责人,征求街道党工委同意后进行了任用,对街道辖区内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征求街道党工委意见,推动权责一致、重心下移、精简高效。制定社区32项行政事务准入清单,规范36项证明事项,建立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的督考体系,推动社区减负增效落到实处。街道统一设置“五办四中心(一站)一队”,推行党政领导班子交叉任职,明确职能定位,提高效率效能。
“强基固本”抓保障。坚持以城市社区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抓手,全面落实要素保障,夯实党建工作基础。选拔25名事业干部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全部实行“一肩挑”。储备社区后备干部125名,确定专职社区工作者168名。筹资500余万元新建、搬迁和改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7个。按照10万元的标准足额拨付社区经费,建立逐年增长、动态调整的社区工作者薪酬制度,投入资金15.44万元,为56名区聘社区工作者每人上调工资200元,为4名连续满20年的社区工作者给予一次性5000元奖励,夯实城市社区人员薪酬及工作经费保障。
“融合互通”抓服务。坚持以优化治理服务为切入点,不断完善治理举措,提升服务水平。科学划分网格201个,组建网格员队伍420名,常态化开展“八进”网格活动,将社区治理纳入到网格、解决在网格。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网办理”模式,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成立志愿者队伍125支,常态化开展“双报到”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城市治理、服务居民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进“三社联动”,投资150万元实施试点项目3个,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强化党建引领,制定《城市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意见》,推广“红色物业”,着力破解物业党建难题。
“以点带面”抓提升。坚持以点带面、以创促建,全面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水平。坚持以“互融共享”模式为统揽,创新推出“五事”民情工作法、“点亮‘微心愿’、传递‘大关爱’”等特色新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按照“一居一品一特色”要求,创建示范社区25个、示范小区45个,树立标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立足“首善之区”定位,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在城市社区选树全省标准化先进党支部2个、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3个、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10个,以先进拉高标杆、以典型带动提升,着力打造城市社区“党建样板”,促进全面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