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三大工程”为村集体经济发展 “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2-04-11 21:19:13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近年来,安定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强化党建引领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强力实施壮骨、造血、强筋“三大工程”,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从“重数量”向“提质量”转变,从“增收入”向“见效益”转变,从应急式“输血”到可持续“造血”转变,开创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新局面。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新合力”,为集体经济发展“壮骨”。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村党组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任务,健全村党组织统一领导,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推进的工作机制。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大学生、大学生村官中把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谋发展的优秀人才选进村班子,以投资、入股、领办、聘用等方式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确保除下派干部及专职化书记外的村党组织书记全部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
突出因地制宜,锻造“新引擎”,为集体经济发展“强筋”。以“因村施策、注重实效”为目标,利用本村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积极探索符合村情实际的发展模式,按照产业提升型、资产盘活型、资源开发型、项目带动型、为农服务型、多元合作型等发展模式,充分盘活农村集体资产,促进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培育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增强乡村产业聚合力,实现村集体经济产业“百花齐放”的新格局。突出抓“一村一品”,结合村级特色产业优势,鼓励村集体建设高效农产品种养基地,发展现代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构建村企互动、产业带动格局,实现在富民中富村、在富村中强村的目标。
强化资源整合,拓宽“新路子”,为集体经济发展“造血”。努力打破行政区划和地域限制,创新中心村党委、农业产业园党委、片区产业党委等党组织设置方式,在地域相邻、产业相联的乡镇和村,探索建立联合党组织,引导各乡镇、各村跳出各自为战、分散发展的思维定势,通过清理规范经营合同,整合优势资源,盘活集体资金,推行异地兴建、联村共建,强村帮弱村、大村带小村等方式组建“产业联合体”,延伸发展链条,实现辐射带动、组团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快促进村集体经济总量增长、质量提升,着力提高村级组织自身“造血”功能,带动集体经济持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