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发挥驻村帮扶干部的脱贫攻坚“排头兵”作用
发布时间:2019-04-29 09:30:39 新闻来源:本站编辑
当前,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驻村帮扶工作队责无旁贷,但从平时督查和调研情况看,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一是人员选派“不优不强”的问题。一些部门单位选派干部保存实力,不愿选派骨干力量,把不懂农村常识、不善沟通的干部派下去,导致把“慵、懒、散”的作风带到基层;有的帮扶干部把驻村当做谈判筹码,与选派单位讨价还价,致使单位在选派时束手无策;个别单位一派了之,不管不问,对选派干部工作生活督促指导和关心关注不够,没有当好“娘家人”。
二是职责任务“不明不白”的问题。有的帮扶干部始终融入不到农村工作中,摸不着实情,下不了实功,只盼服务期满,镀金邀功;有的帮扶干部对帮扶工作不够用心,不会做群众工作,不会说群众的话,土办法不行、好办法没有;有的帮扶队长“第一书记”职责履行不到位,不懂如何抓党建,在抓党建促脱贫方面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三是开展工作“不严不实”的问题。一些帮扶队长“到岗不为”,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方面思路不广、措施不实;有的帮扶队长工作热情不高,与派出单位汇报衔接不主动,协调争取各方面支持不够,在真扶贫、扶真贫上见效不明显。
笔者认为,脱贫攻坚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严把三关,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驻村帮扶干部作用发挥。
一要严格选派条件,把好驻村干部“入口关”。要严把选派关口,综合考虑帮扶单位的资源优势、人员结构、专业结构等因素,做到分类施策、因村选人,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具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优秀干部驻村。同时,要结合平时督查适度动态调整,对一些作风飘浮、敷衍塞责、工作表现差、群众不满意的驻村帮扶干部,要严肃问责并调整撤换。
二要加强学习培训,把好驻村干部“能力关”。要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交流,让驻村干部寻找差距,取长补短。要将习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战略思想和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三变”改革和各类扶贫有关政策作为开展专题培训的必学篇目。同时,通过压担子、搭平台、明职责等方法,定期开展主题演讲和建言献策活动,有效提升其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
三要强化激励保障,把好驻村干部“作用关”。要尽快完善驻村帮扶干部的奖惩措施,真正将驻村帮扶工作实绩与职务升降、职称评聘、提拔使用挂起钩来,严格兑现奖惩,让那些能够潜下身心、扎根农村的优秀驻村帮扶干部得到实惠、脱颖而出,对那些作风不实、履职不力、不胜任脱贫任务、群众意见大的驻村干部进行组织处理。通过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引导驻村干部在精准脱贫工作上想作为、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