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泉镇:聚合人才能量 赋能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2-03-10 20:30:31 新闻来源:本站编辑
人才,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近年来,香泉镇积极响应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部署要求,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实施人才强镇战略,优化人才环境,强化服务保障,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建设人才培育孵化器,按照“党委统领、支部引领、党员带领、群众参与”的工作模式,抓好人才工作,为全方位推进香泉镇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引擎。
党委精心部署。明确党管人才工作明思路,按照管好用活的要求,积极推动人才工作建设。成立镇村两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人才工作,设立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办公室,安排专人,分级负责。精细制定全镇以及西寨、陈家屲两村示范创建方案,合理运用0.9万元专项资金,在村文化广场、道路沿线等醒目位置和人员集中的地方设置乡村人才振兴文化墙、宣传栏等,营造浓厚的人才振兴氛围。依托马铃薯种薯产业园、草牧循环产业园等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内蒙古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教授工作站”“博士生、研究生科研工作站”,为人才工作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支部认真谋划。注重整合力量,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人才工作合力。按照“双进双促”模式,明确发展目标,推动本土人才创新创业,引导7名村干部中的致富能人领办合作社7家。持续增强党支部对人才培育的引领作用,将6名创办领办合作社的乡土人才吸纳进村“两委”班子,各党支部通过帮、促、育、带、引等措施,积极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致富带头人,丰富充实致富链条,151名乡土人才聚焦在产业链上,带动4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
党员示范带领。进一步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发力度,不断鼓励和引导农村实用人才带头培育和发展富民产业,带领广大群众努力致富。按照“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5个类型,储备乡村人才500名,建立人才库和信息档案,实现动态管理。以致富党员为带动引擎,我镇积极鼓励支持146名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12家,带动全镇2400余户群众发展种养产业,建立千亩以上的马铃薯、牧草标准化种植基地11个,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24个,截止目前,镇内3人被评为区级拔尖人才。
群众参与跟进。实施实用技术人才培育工程,依托安定区草牧产业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和宏图、巨盆、顺优等实训基地,邀请市区农技专家以课堂讲座和实地讲座相结合的方式,每季度组织开展乡土人才培训,发放《乡村人才振兴培训读本》300余册,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有一技之长农村实用技能人才。通过实用技能人才培育,全镇群众种养殖技术和致富意愿明显提升。目前,全镇牛存栏50头以上的大户14户,10头以上的散养户260户,存栏总数达2万头;羊存栏千只以上合作社3家,100只以上的大户28户,10只以上的散养户2800余户,存栏总数达7万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