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堡镇:党建赋能兴产业 杂粮富民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29 20:56:44 新闻来源:魅力安定客户端
近年来,李家堡镇紧盯区委“3311”部署定位,立足自身优势,采取“333”工作法(聚焦“三个注重”,紧盯“三个环节”,延伸“三个链条”),全面构建集种植、加工、销售、精深加工于一体的杂粮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着力打造杂粮“种植基地规模化、加工生产标准化、销售渠道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三个注重”,激活特色产业“发展引擎”。李家堡镇境内四季分明,生态良好,是小杂粮传统产区和优势产区,盛产荞麦、豆类、玉米、糜子、谷子等特色杂粮。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理念深入人心,绿色有机的小杂粮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注重规划引领,李家堡镇紧抓机遇,依托独特的地理、土壤优势,规划“南薯-北草-川菜-全域杂粮”的“三主多元”产业发展布局,将小杂粮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突破口,全镇规划种植各类小杂粮2.3万亩。注重政策扶持,通过发放种植补贴、开展技术培训、落实项目配套扶持等举措,为农户解决后顾之忧,不断扩大特色杂粮种植规模。注重产业互补,将杂粮秸秆作为发展养殖的优良饲草,做到种植小杂粮和养殖业良性互动,助推全镇畜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种+养”一体循环。
紧盯“三个环节”,打造产业发展“强大磁场”。为推动小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链条发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种植环节,结合撂荒地整治、产业奖补项目落实与耕地保护工作,充分利用政策杠杆,激发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在加工环节,引进定西民裕农民专业合作社,投入资金500万元,建成集收购、仓储、分拣、包装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设施,年产能超8000吨,推动小杂粮加工从“粗、乱、散”向“精、深、优”转变。在销售环节,创新采用“群众种植+集中收购+统一加工+品牌销售”模式,由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订单收购”,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年内可收购周边各类杂粮1万吨以上,让小杂粮变身“致富粮”。
延伸“三个链条”,凝聚产业发展“强劲动能”。坚持用“党建链”串联“产业链”“致富链”。延伸“党建链”,应用“一产业一党委”管理模式,以花川、张湾、窑坡等村为重点,组建联合党委,统筹解决杂粮产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推动形成了党委带支部兴产业、党员带农户促增收,党委帮支部做规划的工作格局;延伸“产业链”,结合村党组织领种“百亩田”发展模式,依托宝顺合、丰农达、农禾源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全镇21个村1000余户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把小杂粮产业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延伸“致富链”,合作社吸纳周边群众30余人就近务工,人均年增收入3万元以上,通过入股分红,壮大村集体经济,真正让“小杂粮”成为富民“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