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市委组织部负责人就《关于加强全市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培养使用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

近日,市上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市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培养使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市委组织部负责人就《意见》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制定《意见》的背景和意义。

答:加强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队伍建设是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也是实现追赶发展基业长青、赓续推进的重要保障。新一届市委履职伊始,就把加强这支队伍建设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市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着力培养一批理念引领型、科技创新型、金融支撑型、发展变化型、经济增长型的“千名时代新锐”,特别是市委书记戴超同志着眼全市追赶发展大局,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针对性、操作性的思路观点。2021年市县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中,市委高位谋划、长远布局,提拔使用了一批“80后”“85后”“90后”优秀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各级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大幅提升。但对照追赶发展需求,储备不足造成的“结构型”短缺、锻炼不足造成的“能力型”短缺、管理不足造成的“状态型”短缺“三大障碍”亟需破解,新鲜血液注入不足、岗位流动机制不畅“两大矛盾”依然突出,需要从制度设计上进一步优化,健全完善育、选、管、用全链条机制,推动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队伍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聚焦实现全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在全面总结分析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基础上,系统谋划、长远布局,作出了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制定《意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基业长青”强筋工程落实落地的重要抓手,是贯彻落实全市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为今后五年全市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队伍建设勾勒了“路线图”、明确了“时间表”、下达了“任务书”,对于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精气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问:请介绍一下《意见》有哪些特点。

答:《意见》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指导引领。《意见》立足全市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分2023年中期目标和2035年远期目标,提出了具体的配备指标和工作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二是导向鲜明。《意见》聚焦追赶发展需要,坚持选好苗、墩新苗、扶壮苗有机衔接,有针对性地建机制、搭平台、拓路径,让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在追赶发展“主赛道”上磨练意志、积累经验、淬炼本领。三是多措并举。《意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聚焦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过程培养的工作体系,提出了7个方面的“硬核”措施,多种方式同向发力、互为补充,全力为追赶发展锻造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生力军”。四是务实可行。《意见》各项指标任务,是在全面梳理当前工作实际,分析研判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队伍建设趋势的基础上确定的,同时结合了《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和省委《实施意见》有关要求,各项指标确定有理有据、论证充分,符合定西实际。

问:请介绍一下《意见》在保持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队伍“源头活水”上有什么考虑。

答:加强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队伍建设,关键在于以全域视野和系统思维做大“基本盘”。《意见》着眼破解年轻干部来源渠道不畅、储备不足、青黄不接等问题,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谋划:一方面,提出了考录一批、招聘一批、引进一批、选调一批的“四个一批”计划,力争每年从源头上补充“新鲜血液”500名左右,保证有足够数量的优秀人才进入干部队伍。另一方面,坚持早发现、早储备、早培养,提出全面实施“133青苗工程”,把集中调研和日常发现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近距离、有原则、全方位的“诊断”,真正把“好苗子”识别出来、跟踪培养,为全市追赶发展储备好接续力量。

问:请介绍一下围绕在追赶发展“主赛道”上培养“千名时代新锐”,《意见》提出了哪些举措。

答: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推进高质量追赶发展,需要的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意见》坚持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一体发力,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素质提升“三个一百工程”、“五年千人墩苗计划”等创新举措,目的就是在追赶发展“主赛道”上培养“增长变化”的“实干型”干部、“破点进位”的“尖刀型”干部、“早投晚出”的“效能型”干部。一是实施能力素质提升“三个一百工程”,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发展理念、乡村振兴、工业产业、项目建设、金融资本运作、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培训,帮助他们弥补知识短板、能力弱项、经验盲区。二是实施“五年千人墩苗计划”,通过跟班学习、东西协作挂职锻炼、市县双向交流挂职、驻村帮扶等方式,引导他们在追赶发展“主赛道”、乡村振兴第一线、急难险重任务最前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三是针对部分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工作经历单一、缺少基层实践和吃劲岗位磨炼的实际,提出要运用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等政策,积极构建干部资源“大循环”机制,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真正让“能上”成为必然、“能下”成为常态。四是着眼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等观念,对45岁左右正县处级干部、40岁左右副县处级、35岁以下正科级和30岁以下科级干部培养使用提出了明确目标,确保将一些“好苗子”及时放到关键岗位历练成长。五是聚焦部分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傲”“浮”“散”“躲”等作风不实的问题,将加强日常管理与注重激励关怀有机结合,确保以严实有力的举措保证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健康成长。

问:请介绍一下在推动《意见》落实落地上有哪些举措。

答: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推动《意见》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我们建立了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县区委和市直各单位党组(党<工>委)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定期研判情况、协调解决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一是压紧压实责任。《意见》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动摇,明确提出各县区委、市直各单位党组(党委)要切实担负起为定西基本现代化和现代化建设“夯基把向”的历史重任,坚持公心识才、悉心育才、真心爱才、精心用才,着力构建源源不断、梯次配备的干部队伍格局。二是强化督考监测。《意见》将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培养使用纳入选人用人专项检查范畴和党委履责督考内容,同时实行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配备“季报告”制度,每季度对各项配备指标完成情况分析研判1次,强化监测预警。三是严明各项纪律。《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严格遵守干部人事工作纪律,坚决防止拔苗助长、降格以求以及违规使用等不正之风。四是营造良好氛围。《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注重正面宣传引导,防范恶意炒作,积极营造有利于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来源:定西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