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解难题兴办实事促发展

驻村帮扶解难题  兴办实事促发展

——安定区内官营镇中河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着力助推精准扶贫工作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内官营镇中河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紧扣“1+17”精准扶贫方案,牢牢抓住农民收入增加和贫困人口减少两个关键,深入宣传政策,落实扶贫措施,帮助贫困户“换脑、增智、造血、夯基、融资”,有效发挥了精准扶贫助推器作用。

一是建队伍,明职责。整合省市区三级帮扶力量,成立了由省委选派挂职区委副书记担任队长(第一书记),省市区镇和大学生村官组成的7人驻村帮扶工作队。由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牵头,组织全村帮扶队员、包村干部、村社干部、致富能人和志愿者34人,建立了以精准扶贫先锋队为主、4个小分队协调落实的扶贫工作推进机制,明确任务,靠实责任,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扶贫的良好格局。

二是摸底数,夯基础。驻村帮扶工作队紧扣“1+17”精准扶贫方案,严格按照《定西市安定区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考核办法》,聚焦帮扶对象、对接目标任务。工作队队长带领帮扶队员和村社干部多次放弃周末和节假日时间,深入农户开展调查摸底,先后累计走访农户400多人次,召开座谈会16次,对全村225户农户实现走访调研全覆盖,结合贫困户建档立卡电子台账,认真分析致贫原因和脱贫途径,共归纳梳理在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征求到的意见建议18条,研究制定到村到户帮扶计划43份,具体帮扶措施126条,确定帮扶责任人28人,为精准扶贫开展摸清了贫困底数,找准了帮扶举措,夯实了帮扶基础。

三是盯指标,抓落实。驻村帮扶工作队对照贫困村17项脱贫目标和贫困户12项脱贫目标,明确帮扶内容,细化帮扶项目,落实帮扶措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帮助协调争取各类帮扶资金1495万元;实施供水入户工程103户,建立集中供水点1个;增加大容量变压器5台;维修通村通社道路25.7km;实施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95户;实施植树造林100亩美化村庄环境。富民产业培育方面,通过项目扶、农户助、金融撬、强村带等措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8个,成立中河村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充分发挥协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群众156户;投放马铃薯原种15吨、地膜5吨、化肥10吨,扩繁一级种225吨,全村实现2000亩标准化种植。组织技能培训207人,劳务输出210人;通过以川带山、强村带动,引导群众种植蔬菜300亩;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17户68万元。公共服务提升方面,建成标准化卫生室和电子商务服务店各1个,通讯和广播电视覆盖率98%以上;村上通互联网农户比重达到25%以上。对低保、五保、大病救助、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农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成立互助金协会,筹集资金31.6万元,为群众提供金融服务。

四是办实事,树形象。驻村帮扶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搞规划、要项目、争资金、解难题,不断加大精准扶贫力度。特别是在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的积极努力下,计划筹资130万元,改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后面积将达到600平方米,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中河村一社一孩子眼睛患有疾病,主动联系兰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专家进行了诊治。积极探索“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强村带动、能人带领,政府扶持、社会帮扶”的“双联双带双扶”工作模式,省地税系统39名干部联系帮扶双联户57户;争取省地税局帮扶资金150万元,帮助硬化道路11.8公里,完成对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造提升,配套办公和食宿设备。强村内官村带动全村发展蔬菜等富民产业,16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引领42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整合政府扶持项目13个,争取社会帮扶资金85万元,在基础设施改善、增收产业培育等方面整合项目资金,推动快速发展,确保在2015年底实现整体脱贫。

(撰稿: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