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委组织部聚力推进“双联”行动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
发布时间:2016-03-28 14:57:12 新闻来源:本站编辑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安定区委组织部紧紧围绕省委“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的工作要领和区委“致力脱贫攻坚、加快转型升级、建成小康安定”的总体要求,主动适应新常态,聚焦难点求突破,集中精力抓落实,联系村群众脱贫致富门路逐步拓宽,制约发展难题有效破解,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有效推进了“双联”行动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
抓调研、理思路,绘就致富蓝图。区委组织部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积极深入联系村,搞调研、摸实情、理思路,研究制定了《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意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计划》、重点任务推进表和进村入户时间安排表,部机关干部先后40余次深入联系村实地调研,召开专题会议,倾听乡镇、村社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精心编制完成了联系村“两规划”和“一计划”,确定了实施的产业富民、劳务增收、基础改造、民生保障、强基固本等28项实事,为联系村率先实现小康示范村绘就了美好蓝图。
抓产业、激活力,增加农民收入。采取帮建示范基地、引进投放良种、捐赠生产物资、协调落实项目等办法,先后协调争取项目资金767万元,着力帮助联系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马铃薯、草畜、蔬菜、中药材等富民多元产业。壮大马铃薯主导产业,在大下坪村建成2500亩的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基地、500亩原原种示范基地各1个、马铃薯储藏窖72座;在中山村建成黑膜马铃薯良种基地2000亩;在中坪村建成黑膜马铃薯良种基地1000亩;在南廿铺村建成马铃薯种植基地1500亩。加快草畜产业发展,培育建成快乐园、富民园2个家庭农场;建成养殖小区1处、新建圈舍133间;引进基础母羊669只、西门塔尔良种肉牛46头。做强蔬菜产业,通过邀请区涉农部门专家现场讲学,组织农户到内官等蔬菜种植乡镇学习考察,在大下坪村搭建钢拱架塑料大棚40个、建成500亩旱地辣椒示范基地1个,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旱地辣椒种植3200亩;在南廿铺村建成1000亩碱地芹菜种植基地1个。培优特色产业,依托广丰、庄稼汉等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组织种植户到陇西文峰、首阳等药材种植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先后在中山村建成藏柴胡基地900亩,在中坪村建成藏柴胡基地1000亩。
抓项目、办实事,改善基础条件。围绕农村供水、农网改造、交通道路、小城镇建设及危房改造等重点,累计协调争取项目资金2400多万元,有针对性地实施了一批以水、电、路、房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结合农发项目实施,在大下坪村、中山村、中坪村3村新修梯田8000余亩,实现基本农田梯田化。实施农村自来水管网直接入户302户、建成集中供水点13个,实现群众饮水安全化。实施农网改造27公里,受益农户20个社450户,实现群众用电动力化。硬化通村公路27.34公里、砂化村社道路54.2公里、拓宽田间农路91.5公里、栽植行道树8公里、建造塘坝1座、过水路面1处,实现村社道路网格化。完成危房改造205户、易地搬迁安置群众42户156人,实现群众住房安全化。建成群众娱乐健身文化广场4处4200多平方米,配置健身器材85件;改扩建大下坪农贸市场1处,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点1个,网店3家。
抓党建、强核心,夯实组织基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按照“配强班子促引领、建好阵地优服务、创新设置激活力”的思路,先后选派6名思想政治素质好、服务群众能力强的部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驻村帮扶工作队中,其中2名分别担任中山村、中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有效提升了村级党组织带动发展的能力,强化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先后协调落实帮扶资金75.4万元,对大下坪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新建,对中山、中坪、南廿铺村村级活动场所进行改扩建,配套建成了村级卫生室4个、农家书屋4个、老年活动室3个。指导联系乡镇党委不断深化“双培双带”、“三链”建设,联系村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组建党支部2个、联合党支部1个,从产业致富能人中发展党员24名,组建成立了广丰、庄稼汉、北铭源等一些示范带动效应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采取“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经营+群众入股+务工收入”的合作方式,打通了合作社、贫困户发展一体化产业联动链条,有效解决了新形势下农村面临的“地由谁来种、人到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难题。
抓宣传、聚合力,营造良好氛围。区委组织部把政策宣传作为开展“双联”行动与服务精准扶贫的第一工作任务来抓,本着“贴民心、顺民意、解民忧、帮民富”的宗旨,编印了《中共定西市安定区委组织部致联系户的一封信》、《惠农政策摘编》、《种养殖技术培训手册》、《连心服务卡》等材料,并在入户对接时与群众深入交流,积极讲解“双联”行动的重大意义,使各项政策家喻户晓。通过报纸、媒体等多种渠道对“双联”行动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努力营造社会关注度高、干部倾心投入、群众普遍参与的浓厚氛围。目前,已编发工作简报54期,印刷永久性墙体标语22处,张贴标语80多条、悬挂横幅12条,撰写《工作日志》8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