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五抓”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安定区把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作为提升全区基层党建整体水平的有效抓手,找准发力点,采取“五抓”措施促落实,努力实现非公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不断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一、抓学习教育,激发内生活力。坚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年度党建工作龙头任务,紧密结合全区非公企业实际,将非公企业党建、学习教育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制定《在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成立学习教育督导小组及办公室,从实施方案制定、推进会召开、学习笔记撰写等方面对各企业党组织学习教育开展情况进行督导,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到实处,以学习教育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举行非公企业党组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暨书记培训班,举办学习教育知识竞赛,组织企业党员参加比赛活动,进一步增强学习效果。开展学习教育进企业、进支部、进车间,组织党员企业主、党组织书记和普通党员讲党课,结合身边先进事迹进行宣讲,增强党课吸引力和感染力。建立党员微信群,及时将“两学一做”学习内容推送给每位党员,有效解决工学矛盾,基本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促进生产经营与党建工作同目标同发展。

二、抓组织建设,筑牢战斗堡垒。着力推进非公企业党建规范化建设,以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为突破口,按照“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职工群众,哪里就有群团组织”要求,聚焦“抓早、抓小、抓难”,做到应建必建、能建快建。“抓早”,即对新设立的企业,同步采集信息,同步谋划推动组建党组织;“抓小”,即对分散的小微企业,采取片区联建、龙头企业带建等方式实现组织覆盖,依托党建工作指导站,把零散党员纳入党组织管理;“抓难”,即对具备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建立党组织的企业,通过领导挂点联系、党建工作指导员上门指导等方式,把党组织建立起来。经常深入企业,加强工作指导,统筹推进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建设,确保有3名正式党员的企业100%建立党组织,50人以上企业100%有党员、100%建立党组织,全区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3.03%,覆盖率达到30.93%。同时,对新组建的非公企业党组织,明确专人联系指导,确保党组织活动能开展、作用能发挥;对建立时间较长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在优化组织设置、增强组织活力上下功夫,确保党组织作用持续发挥。

三、抓队伍培训,提升能力素质。坚持正确用人导向,规范选人用人程序,严格培训管理,不断加强非公企业党建队伍建设。通过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中推选党性强、肯奉献的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党建工作指导员兼任企业书记、帮助企业面向社会公开选聘等方式,选优配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制定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年度培训计划,抓好普遍轮训,尤其是抓好新任书记培训,确保每名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参加1次集中培训。同时,依据“走出去,引进来”培训理念,积极推荐党组织书记参加省市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不断提党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党务工作水平。探索实行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津贴制度,并与荣誉性激励结合起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积极性。

四、抓载体创新,强化示范引领。按照企业需要、党员欢迎、职工赞成原则,把党组织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政治属性与服务功能相统一。全面推行以“业主职工同心、各类组织同力、工作目标同向”为内容的“同心圆”活动,依托重点企业,建立巉口片区、循环经济园区、南川片区、西川片区四个“同心圆”区域,组织开展党建活动,提升中心企业示范引领能力和水平,激发周边企业“比、学、赶、超”工作氛围,形成培育一个、影响一片、带动一方示范效应。结合企业实际和党员工作岗位,深化党员责任岗、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三岗联创”活动,指导企业统一设置岗位公示牌,做到有目标、有承诺,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注重运用网络、微信、微博等信息化手段,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推广党员突击队、金点子、微心愿等有效做法,让党员平常看得出来、关键时站得出来,持续打造非公党建工作品牌,不断增强党组织吸引力和感召力。

五、抓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积极开辟多种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非公党建工作开展情况。有效利用每次会议,积极宣传非公党建工作在谋发展、聚人心、促和谐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近年内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事例,全面展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成果,扩大工作宣传面,提高民众知晓率。向甘肃省非公党建网、定西市非公党建网等门户网站及时发送信息简报,总结反映非公党工委和企业党组织工作动态及好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舆论宣传聚商、引领、推动作用。充分利用新型媒体,利用手机短信发送党务基础知识信息600余条,微信公众平台发送党建工作动态及党建知识100余条,改变传统学习宣传集中难的问题,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大力营造非公党建工作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