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六个注重”推动人才工作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7-02-24 18:37:43 新闻来源:本站编辑
近年来,安定区立足区情实际,注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开发投入等人才工作六大政策落实,不断提高人才工作规范化水平,为全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是注重培养开发。创新培养理念和培养方式,把各类人才教育培训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积极整合培训资源,建立马铃薯产业人才开发、畜草产业人才开发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等8个人才基地,切实加强各类人才的培养培训。同时,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1+5”文件》,实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十项计划”,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将定西理工中专打造成农村实用人才及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采取“政府‘下单’、农民‘点菜’、部门‘主厨’”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去年以来,共培训各类人才13315人次,其中培训农村实用人才2814人次,电商人才1050人次,选派参加市级以上及赴外培训399人次,区委党校主体班次培训700人次,乡镇业余党校及乡镇各类专题培训班培训8352人次。
二是注重评价发现。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把人才工作纳入目标责任书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靠实“一把手”抓人才工作责任。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先后制定人才工作例会、报告、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重大事项专家咨询以及《区管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有效保证人才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深入推进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改革,改进考核评价方式,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区现有各类人才28666人,其中党政人才1281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791人,专业技术人才11351人,技能人才2915人,农村实用人才12163人,社会工作人才165人。现有市级领军人才2人,区级领军人才12人,市管拔尖人才21人,区管拔尖人才69人。
三是注重选拔任用。健全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制定了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选拔任用纪实办法等制度,全面推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和合同管理制度,建立了事业单位岗位绩效考核制度,提高了选人用人科学化水平。去年,共提拔任用干部253名;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各类人员243名;通过“企业岗位工资+财政补贴”的形式,引导95名高校毕业生到企业服务。同时,加大农村实用人才选拔使用力度,形成人岗适应、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选用新格局。全区已有1646名思想进步、带动作用好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加入了党组织,112名农村实用人才担任村“两委”班子成员,126名年轻有为、有发展潜力的农村实用人才被列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进行重点培养。
四是注重流动配置。制定下发《定西市安定区重要部门干部交流实施意见》,对19名在重要部门任职满5年、同一岗位任职满10年的干部进行调整交流。注重加强乡镇与乡镇、乡镇与区直部门之间的干部交流,交流9名长期在机关工作的优秀科级干部担任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下派17名区直部门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33名乡镇科级干部交流到区直部门和街道。通过各种措施鼓励和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脱贫攻坚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五是注重激励保障。坚持落实人才体检、慰问、表彰等制度,每年组织“双百四联”活动专家及各级各类优秀人才进行健康体检,先后慰问领军拔尖人才及各行业领域优秀人才358人次,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医务工作者等专业技术人才762人,每年按时为区管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分别发放津贴1200元、600元。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区管拔尖人才和区级领军人才评选工作,激励各类优秀人才积极发挥作用。
六是注重开发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以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以项目帮扶、社会统筹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工作经费投入机制,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区财政每年预算人才专项资金50万元,重点用于扶持优秀人才实施科研课题和科技项目,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引导调动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力量共同投资人才开发。积极争取各类人才科技项目,组织申报实施《定西市安定区草畜产业人才开发基地项目》和《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实用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省列重点人才项目2个,投入经费2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