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荣誉勋章绘就“中国精神”“同心圆”

8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女)“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时代楷模光耀巍巍华夏,至高功勋彪炳泱泱国士。回望中国历史,印刻着战胜各种灾难的记忆,而每一次攻坚克难,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又是对中国精神的一次凝练和升华,继承和发展。

荣誉勋章绘就“无私无畏”精神,践行为民初心、担当之行。越是关键时刻,越能鉴别出初心的成色、使命的担当、誓言的分量,越能筛选出最美的“逆行者”。白衣“战士”、人民子弟兵、下沉干部、退役军人、志愿者在这场战“疫”中,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以坚韧不拔的顽强作风和众志成城的赤诚团结,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的责任担当凝聚在血液中,慎终如始、负重前行。2003年,非典肆虐。67岁的钟南山院士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17年过去了,面对疫情,84岁的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义无反顾地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有这种无私无畏的担当精神,面对矛盾问题不回避、勇向前,知重负重、苦干实干,用担当作为书写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壮丽篇章。

荣誉勋章绘就“恪尽职守”精神,夯实敬业观念、精业能力。如果,我是一滴水,我愿滋润一寸土地。如果,我是一阵风,我愿送出一份清凉。如果,我是一缕阳光,我愿照亮世间所有的黑暗。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中,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在一线中彰显,在火线中闪亮,用自己的微薄力量,一点点照亮疫情阴霾。“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56岁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隐瞒渐冻的病情,争分夺秒救治病人,当得知在武汉另一家医院工作的妻子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入院三天后,才腾出空去探望了半小时。一边是病人,一边是相伴多年的结发之妻,他选择把光芒释放给病人。当前,在充满各种困难挑战的抗疫一线、防汛救灾一线、脱贫攻坚一线,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用“跟我上”的爱岗敬业精神凝聚起强大的作战力量。

荣誉勋章绘就“公而忘私”精神,传递奉献之心、榜样精神。奉献没有休止符,党和人民的事业任何时候都需要奉献精神。古稀之年,临危受命。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张伯礼院士从渤海之滨赶赴江城武汉。17年前,在抗击非典前线,他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庚子新春,他再次逆向而行、披荆斩棘。自己手术后继续战斗。从北京小汤山医院、西非塞拉利昂到武汉,陈薇少将的足迹承载着“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美好希冀,致力于“一生和致命病毒短兵相接”,给疫区人民带来重大希望。生命因奉献而变得美丽,张伯礼院士、陈薇少将他们赤诚的奉献、无私的奉献,像火把,无怨无悔的燃烧,像泓清泉,常年的流淌。当前,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也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我们还要继续跨越许多“雪山”“草地”,还要征服许多“娄山关”“腊子口”,我们要坚持“用理想支撑奉献、用忠诚诠释奉献、用奋斗书写奉献、用淡泊彰显奉献、用机制激励奉献”,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落地开花结果,让新时代奉献精神闪耀优良传统作风最耀眼的光芒。

英雄无言,大山为证。这些名字,可能有些模糊,这种精神,无比熟悉;他们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也让为民、担当、敬业、奉献铸就气壮山河的时代丰碑。(定西市安定区委组织部 史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