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伟大建党精神“铸魂”“造形”“塑心”

9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党的伟大精神永远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文章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高永葆青春、不负人民的制胜胜“法宝”。

以伟大精神“铸魂”,高扬党的“思想旗帜”。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加强组织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法宝。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关键在于历来重视理论学习,不断从理论学习中探寻真理,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历史奇迹。从革命战争年代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中国化形成“毛泽东思想”到改革开放后创新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党在理论武装的实践中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伟大历史飞跃。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要以时代高度和政治高度,把握理论武装新形势和新使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政治灵魂”、补足“精神之钙”;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教育的成果突破干事创业的难题,用党的伟大思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新征程。

以伟大精神“造形”,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征”路上砥砺前行,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击疫情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体系。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横跨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不断夯实党执政理国、发展事业、服务人民的根基。

以伟大精神“塑心”,彰显党的“价值导向”。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充分彰显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价值取向。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和人民天然的血肉联系决定了建党精神。从革命先辈为救国图存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唤醒沉睡的广大人民群众,到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再到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践行初心使命、服务人民无畏牺牲、砥砺奋斗,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观立场和为民情怀。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在践行伟大建党精神中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需、所盼、所求聚焦发力,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组织建设成效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