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聚力量,让网络空间天朗气清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此次《意见》的印发,主要从思想引领、文化培育、道德建设、生态治理等八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为我们共建良好的用网环境提供了重要遵循。党员干部要积极行动起来,学网、懂网、用网、治网,以“四种能力”的不断提升,共建干净、清爽、正气的网络空间。

善“学网”掌握必修课,做网络空间思想引领的践行者。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要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领,对党员干部来说,首先要系统全面学习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准确学习当前党和国家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文件、精神、法规,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养成互联网思维习惯,练就“千里眼”“顺风耳”,听于无声、见于未形。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理论宣传活动,特别是要善于运用“网言网语”开展网上宣传,推动其在广大网民中入脑入心入行。

善“懂网”练好基本功,做网络空间文化培育的建设者。“近水识水性、近山识鸟音”,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想做到懂网,就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心走实。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到广大网民中、传导到社会各方面;要培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伦理和行为规则,把网络文明建设要求融入行业管理规范。要全面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和网络信息技术,深刻把握互联网规律,掌握互联网工作方法,善用网络了解民意、推动工作,提高网络运用实战能力,增强利用互联网的信心和主动权。

善“用网”拥有真本事,做网络空间行为规范的发声者。互联网经常被称为虚拟空间,但活跃在其中的,仍是现实世界中的一个个鲜活的人。有人的地方就应当有规则和秩序,这早已是人类社会的共生常识。近年来,借助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导致了“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情况发生。党员干部作为党和政府的“代言人”,形成“又博又专、推陈出新”的网络素养,承担起为党发声、为党代言的责任,传播党的“好声音”,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用好互联网的真本事。因此,要“知己知彼”,深入学习网络业务知识,做到学深一点、多学一点、先学一些,努力争做网络空间行为规范的发声者、正能量的传播者、谣言的阻断者,通过汇聚各方合力守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善“治网”担好新使命,做网络空间生态治理的担当者。美好的江山需要守卫,虚拟的网络空间同样如此。学网、懂网、用网,最终要落到治网上来,科学治网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要带头做好网络的发声人,创新改进网上宣传,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不断培育形成网络新风尚,站稳网络安全的“第一战线”。要创新运用网络媒体和工具,完善“一站式”“马上办”等政务服务,推动“网络问政”转向“网络理政”;融动衍化互联网新业态,依托互联网赋能聚势,不断适应人民的期待和要求,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构建网络生态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