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档”作为 做新时代的“兰台工匠”

“兰台虽小天地宽,尘埃落知泰山重。”兰台是汉代宫内的档案库房,用以收藏地图、户籍等档案及图书。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兰台”一词已成为档案保管机构和档案工作的代名词,档案工作者也被称为“兰台人”。作为一名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始终秉持“三心”,去伪存真、正本清源,守好干部人事档案的“绿水青山”。

  以勤勉好学的“求知心”,学习档案规章制度,争做有“尺度”的档案管理人。干部人事档案记载着干部的基本信息,是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干部的重要依据。因此,档案梳理工作必须严谨细致,确保每一卷档案都能准确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以《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及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相关制度为标尺,对档案材料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审核。对审核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需要“兰台人”以勤勉好学的“求知心”,不断刨根溯源、求证真伪,并熟知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规章制度,保证档案的完整与严谨性。要秉持工匠精神,本着对个人、对组织负责的态度,带着“放大镜”找问题,任何疑问必须经原始证明材料佐证,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以真情为民的“赤子心”,细致耐心沟通交流,争做有“温度”的档案管理人。干部档案不仅是“冷数据”,更是“活人生”,档案管理员要强化服务意识,熟练掌握相关规定,针对每一卷干部人事档案的特殊性,为干部提供个性化的档案服务。同时,要关注干部实际需求,针对职务变动、调动遴选等关键节点,指导材料补充,为干部学历学位、入党、培训等材料上交提供“直达式”服务,避免档案使用时仓促忙乱,来回跑路。面对党员干部的咨询和疑问,在不违背档案管理工作纪律要求的前提下,应准确表述、耐心解答。要发扬“绣花针”精神,对因历史原因或个人疏漏造成的档案信息不完整或材料缺失的,要主动提醒、反复核对,以真诚的态度做好沟通解释,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让党员干部感受到档案管理工作的“温度”。

  以踏实进取的“实干心”,客观准确反馈问题,争做有“精度”的档案管理人。档案真实是对干部最基本的底线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及时发现干部人事档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重要信息认真核实、反复推敲,做到情况核不准不反馈、问题查不清不反馈、政策吃不透不反馈。作为一名管理干部人事档案的组工干部,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要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任何时候都要说实话、办实事,察实情,切实负起档案工作者应有的责任。要以“钉钉子”精神深挖问题根源,以“解剖麻雀”方法研判复杂情况,对原则性问题寸步不让,对历史遗留问题抽丝剥茧,对讲情面走后门的行为铁面无私,切实筑牢干部档案真实性的钢铁防线。

  兰台虽小,关乎国之大者;档案虽静,见证时代风云。新时代的“兰台工匠”,既要做一丝不苟的“守门人”,又要当与时俱进的“开拓者”。在数字化浪潮中坚守初心,在服务大局中彰显价值,让沉默的档案开口说话,使历史的智慧照亮未来。如此,方能在守护历史真实与服务时代发展中,书写属于当代兰台人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