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微处”落笔 绘就民生“幸福画卷”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承载着无数共产党人在历史长河中前赴后继的奋斗身影,蕴含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与责任担当。步入新时代,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发强烈,催生出诸多新期盼、新要求,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地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航向,将人民至上的理念深植心间,奋力书写“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

俯下身子做好人民“知心人”,搭建民意“连心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党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党员干部要主动走出舒适的办公环境,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俯下身子察民情、贴近群众访民意,全面了解群众所思所盼。从关乎群众日常生计的柴米油盐等琐碎生计,到邻里街坊间的家长里短,不放过任何一个了解群众真实想法与殷切期望的机会。把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琐碎事”中所透露出的真实想法和殷切期望,当作自身牵肠挂肚的“心头大事”,认真梳理每一条群众意见,深入分析每一个诉求,将这些宝贵的民意信息转化为政策制定的精准依据、工作落实的有力抓手,精准回应群众关切,真正做到听民声、察民情,做好人民“知心人”。

迈实步子当好人民“服务员”,破解民生“忧难题”。“百姓心声藏于点滴小事之中,万家忧乐尽显于柴米油盐之内”。越是细微处,越能彰显为民服务的态度,越能感受到社会治理的温度。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守真抓实干的精神,勇挑时代赋予的使命重担,以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姿态投身工作,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干事创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把群众“心上事”变为“上心事”,注重在“细微处”下足功夫,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以时刻保持担忧的责任感,做到事事心中有数,夙夜在公勤勉为民,用雷厉风行的行动力,多磨“脚板”、多练“腿功”,在“勤走”中为群众解决忧心事,用勤勉敬业、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迈实步子,解民忧,纾民困,当好人民“服务员”。

沉下心思干好人民“贴心事”,共谱民众“幸福曲”。“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检验工作的成效,最终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得到改善,人民权益是否得到保障,以“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高不高兴”这把标尺来检验工作成绩。党员干部要沉下心思,真正融入群众之中,设身处地感受群众的生活,敏锐捕捉群众的急切需求,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高效的执行力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将各项民生政策精准无误地落到实处。通过持之以恒、积微成著的点滴努力,真正将“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让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更有获得感,将百姓生活中的一个个“小确幸”汇聚成祖国繁荣发展的“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