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家沟镇:“+人才”加注乡村人才振兴“蓄水池”

   近年来,鲁家沟镇严格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区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人才队伍建设部署要求,强化党建引领,聚焦特色特色产业发展,创新推行“人才+”模式,着力构建人才“引、育、管、用”全链条,不断加注乡村人才振兴“蓄水池”。

 “党建+人才”夯基础。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抓手,着力构建领导责任体系,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人才工作,分析研判人才重点问题,会商解决乡村人才建设等方面的难题。同时坚持把建设一支素质过硬、能力过硬的党支部人才队伍作为加强党组织建设、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目标,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全镇13个村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135名农村优秀青年进入村“两委”班子,高效储备村级后备干部90名,配备了一批组织满意、群众拥护、能力过硬的“领头羊”队伍,为乡村振兴发展保驾护航。

 “主体+人才”兴产业。注重在农业产业链上培养人才,充分利用马铃薯、草牧、蔬菜等产业优势,培育引进甘肃新江越、定西百泉、海阔、齐馨苑等42家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持续在土地流转、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利益链接等方面提供服务保障,真正让主体从产业中收益、让群众在主体发展中受益。持续深化拓展“双进双促”模式,引导8名村“两委”班子成员领办合作社15个,带动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蔬菜6000亩、留床多年生牧草5.7万亩。

 “培训+人才”提动能。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落实发展措施,力争每户掌握一门致富技术,找出一个致富门路。统筹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利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网络平台等阵地,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观摩等形式,提升群众科技文化素质,聘请上级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4场次,先后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2期,培训300余人次。积极组织动员种养大户、合作社负责人参加市区农业实用技术、农村致富带头人及有关劳务技能培训,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农民、产业带头人、返乡创业人才、农村妇女能人。

 “服务+人才”促发展。建立发现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放宽眼光辩才识才,通过实地走访、组织推荐、精准识别等措施,对有技术特长的种植养殖能手、致富能手、能工巧匠、民间艺人等进行“拉网式”摸底登记,按照“发现一个、培养一个、储备一个”的原则,通过自愿申报和调查填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镇“实用人才”“土专家”的数量、技能水平等进行调查摸底和综合评定,建立500名乡村人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