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明春:科技特派员助推精准扶贫要有新理念新作为
发布时间:2015-11-06 00:09:28 新闻来源:本站编辑
科技特派员工作是新时期创新农村科技推广体制、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引导科技人才向精准扶贫一 线聚集,市委、市政府决定向贫困村派驻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并择优选派优秀科技人才到重点扶贫乡镇挂职。时代需要更多有责任担当的科技人才,科技特派员要 在助推精准扶贫中建功立业、创业创新。
一、新常态对科技特派员提出新使命。党 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工作。自2002年试点以来,该项工作已走过了10多年,覆盖了全国90%的县(市、区),并从2012年开始连续四年写 入中央一号文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队伍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定西一直坚持得比较好。自2004年实施以 来,先后选派2300多名科技特派员,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立足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三农”和企业,在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技术咨询与推广,创办领办 企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工作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实施意见》都提出要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计划,市上 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意见》,启动实施扩量提质、典型培育、创新创业、产业升级、双联助推、人才培养等“六项计划”。创新驱动实质上 是人才驱动。对于定西而言,科技人才主要集聚在“三农”领域,农业农村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引导科技特派员开展农村科技创业,是立足地区实际推 动创新驱动的务实之举,也是时代赋予人才的历史使命。当前,定西扶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亟需更多的科技人才投身基层、服务 基层。选派科技特派员驻村帮扶,能够形成科技扶贫、教育扶贫、人才扶贫、产业扶贫的综合效应。引导科技、人才、信息、资本等现代生产要素向农村生产一线聚 集,既可以开展各类农业实用技术服务、示范、推广和培训,也可以通过组建利益共同体、创办领办企业和专业协会等,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帮 助农民增收致富。
二、新问题要求树立人才工作新理念。加 强和改进人才工作,总结提升科技派员工作,重要的是要强化问题意识、问题导向,抓住制约人才工作的主要矛盾,研究务实管用的措施和办法。当前,一些领域科 技特派员作用发挥还不充分,存在调查研究不够、工作不深入、支差应付等现象;科技特派员工作还没有形成有效管用的激励机制,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受 资金、场地等条件制约,科技特派员创业发展和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一些单位党组织对科技特派员工作重视不够,对科技特派员在政治、生活、待遇上关心不够。要 破解以上难题,必须树立人才工作新理念,改进“四项机制”。改进科技特派员工作运行机制。发挥好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靠实科技部门工作职责,市、县科技 特派员办公室、派出单位、接收单位要共同加强管理,通过建立责任清单、量化考核考评等,形成科技特派员工作合力。要立足用足用活现有人才,树立以用为本的 人才管理理念,重视“土专家”“田秀才”的培养培育和作用发挥。改进科技特派员考核评价机制。坚持重特长、重实绩、重公论、重贡献,打破唯学历、唯资历、 唯职称、唯论文评价人才的传统模式。对科技特派员的考核评价,主要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成效和业绩,破除外语、计算机等条条框框的限制,淡化任职年限、 发表论文等常规性、一般性规定,突出扶贫攻坚业绩、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能力。改进科技特派员激励约束机制。改革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鼓励科技特派员积极参 加科研推广与技术开发,允许其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开展研发或创办企业;优先支持科技特派员申报各类科技项目、参评甘肃省领军人才,优 先评选定西市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优先申报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创业行动、“陇原之光”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对作用发挥不明显、履 行职责不到位的,要及时清退;对“守着职称混日子”的,要按照有关规定降低职称,解决“一聘定终身”问题。改进科技特派员资源共享机制。探索建立科技特派 员资源共享办法,坚持供求对接、双向选择,按照分产业、分行业、分区域、多层次、能流动的原则,不断优化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组建,做到靠实责任而不管死队 伍,促使科技特派员在科技研发、技术攻关、产业指导、咨询服务等方面跨县区、跨乡镇、跨区域合理流动、资源共享,实现人才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三、新任务期待科技人才展现新作为。科 技特派员服务助推精准扶贫,关键是要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针对贫困村产业发展和技术需求情况,做好科技人才与贫困对象、科技成果与扶贫产业、科研项目 与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做到“能者得其用”,不搞“一刀切”。在产业扶贫上探新路、出成果。要着眼于解决贫困村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推进农村 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帮助贫困村强科技促发展找路子,推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科技特派员要将科技优势与贫困村产业开发深入融合,通过开展试验、指导、咨 询、培训、推广,积极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有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开发水平。要积极主动与派出单位、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对接合作,引进科技项 目,攻克产业难题。在科技支农上探新路、出成果。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科技培训、示范推广、成果转化、产业培育中的引领作用,认真落实分析产业现状、制 定产业规划、宣传政策信息、开展科技培训、提供技术服务、建立示范基地、组织市场营销、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创新创业等9项具体任务,引导科技特派员“领着 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赚”,实现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农业技术服务指导、贫困劳动力农业适用技术培训“三个全覆盖”,打通科技支农“最后一公里”。 在建立模式上探新路、出成果。要运用好市场机制,采取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租赁经营、合伙经营、领办企业等方式,组建“公司+基地+科技特派员+农户”、 “协会+科技特派员+农户”等合作经营模式,促使科技特派员与农户、产业基地、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机链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 农业抗风险能力。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工作,通过整合财政资金、科技引导资金、扶贫开发资金、农业发展资 金,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派出单位要从技术资金设备等方面给予支持,乡镇要为科技特派员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同 时,要加大典型宣传力度,设立奖励项目,营造科技特派员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有作为的干事创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