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多措并举抓好村和社区“两委”换届 前期准备工作

为确保按期圆满完成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安定区高度重视,提前谋划,精心部署,五措并举扎实做好换届前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认真组织开展谈心谈话。组织各乡镇(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与村(社区)班子成员逐一谈心谈话,对重点、难点村(社区),由党(工)委书记亲自进行谈话,力求通过开展谈心谈话,深入了解谈话对象的思想状况,征求对村(社区)班子配备的意见建议,切实做好对计划调整的村(社区)干部做好思想动员工作,认真落实好“五个严防”“九个严禁”等换届纪律要求。

二是全面开展村级财务清理审计。按照先审计再换届的原则,各乡镇(街道)组建审计组21个,先行对村(社区)干部进行离任或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对村(社区)财务收支、集体资产管理使用、村级债权债务、生产经营性和建设项目的发包和管理情况,以及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财务问题进行清理自查。区上从财政局、审计局、经管局抽调业务人员组成三个审计组,对各乡镇(街道)村(社区)财务清理清查情况完成集中审计后,进行全面详实的公布,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对清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对存在违法违纪的村(社区)干部,不得推荐为新一届村和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候选人。

三是精心组织摸底调查。扎实开展村(社区)班子建设情况及换届选举工作前期摸底,掌握换届选举重点、难点村(社区)23个,计划换届中调整的村(社区)干部127人。各乡镇(街道)由科级领导干部带队,继续深入村社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党员群众要求愿望,征求对村“两委”换届的意见和建议,掌握现任村(社区)班子工作状况、班子成员的公信度和换届选举的思想动态,摸清各村(社区)的人口、户数,以及致富能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基本情况。对影响村和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台账,动态管理;对情况复杂、干群矛盾突出以及以往选举中问题较多的难点村、重点村、后进村,逐个分析村情社情,查找问题根源,先整顿、后换届,妥善解决问题困难,保障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四是及早酝酿班子配备意见。围绕选好配强村和社区“两委”班子,要求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对计划调整的、成员空缺的村(社区)“两委”班子明确配备方案,及早酝酿村和社区“两委”候选人人选,保证换届后一年内村(社区)干部队伍的稳定。注重选配能力型“两委”班子,从农村产业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大学生村官、复转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返乡创业人员、乡村医生等人员中推荐村“两委”候选人;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社区大学生、社区民警、社会组织负责人、社会知名人士、爱心公益社团人士以及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人员中推选社区“两委”候选人。对没有合适人选的村(社区),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派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五是集中对现任村(社区)班子民主测评。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各乡镇(街道)召开党员大会和村(居)民会议或村(居)民代表会议,分别对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及成员进行民主测评,掌握班子和每名党员的相关情况,征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将评议结果作为确定候选人的重要参考依据,为下一步配好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提供重要参考依据。